中國水利專傢。生於山東菏澤,卒於北京。1918~1921年先後在北洋大學、北京大學求學,後留學美國。1924年獲伊利諾伊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學位。1925年獲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49年前曾擔任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秘書長、總工程師、委員長等職。還被聘為青島大學教授,北洋大學教授、教務長、校長及中央大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水利部和水利電力部副部長兼技術委員會主任。1979年起任水利部顧問。還曾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一屆委員,中國水利學會第第一、二屆理事長,第三、四屆名譽理事長。

  早年從事黃河的治理和理論研究工作,倡導科學治河,提倡調查研究。主持黃河水利委員會工作期間,開展瞭水文測驗、地形測量、地質勘測和水土保持調查和試驗,並率領黃河治本研究團赴現場考察。他的專著《治河論叢》(1936)、《水力學》《黃河水患之控制》(1938)、《歷代治河方略述要》(1945)和論文《黃河治理綱要》(1947),概括瞭20世紀初以來治理黃河的研究成果,提出綜合治理開發黃河的方針、政策和規劃設想,對後來制定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有參考意義。這一時期較重要的著作還有《土壤之沖刷與控制》等,並與人合著《黃河志》

  張含英擔任副部長以後,一方面主持參與全國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的審查工作,並多次赴各地考察;另一方面仍鉆研學術和進行科普宣傳。先後撰寫瞭《說水》、《水利概論》、《中國古代水利事業的成就》等科普著作和《歷代治水方略探討》、《明清治河概論》等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