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杜牧自書詩卷墨蹟。詩作於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此卷當寫於其後至唐宣宗大中六年(852)杜牧去世之間。黃麻紙本,高28.2釐米,長162釐米,行書48行,每行八字不等,卷前有全書題簽“唐杜牧張好好詩”,卷後有吾丘衍等跋記。此卷為杜牧贈歌女張好好(初嫁沈述師,後漂泊至洛陽)的五言長詩一首及序文,詩序並見《樊川集》卷一,墨蹟最後兩行殘損,失去數字。原跡雖未署名款,但自北宋內府收藏著錄後,歷代流傳有緒,公認為杜牧自書真跡。此卷卷書法質樸流暢,作者雖不以書法名世,但書寫極為灑脫生動,顯示詩人的書法修養與才情。唐代詩人墨跡存世者極少,且多偽托虛造,此卷不僅真實可信,且洋洋數百字,尤為珍貴,一向深得推重。

杜牧書《張好好詩並序》(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