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西部國傢。全稱約旦哈希姆王國,以約旦河得名。河名可能來自希伯來語jarda一詞,意為“湍急”、“咆哮”;或來自另一詞jarden,意為“水溝”、“河床”。位於西亞西部,西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北與敘利亞接壤,東北與伊拉克搭界,東南和南與沙烏地阿拉伯相連。面積8.9萬平方千米,人口611.3萬(2010)。西南一角臨紅海亞喀巴灣,海岸線長僅26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短的沿海國之一。全國分為12個省。首都都安曼。其他主要城市有紮爾卡、伊爾比德等。

  自然地理 國土大部分為高原,屬於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海拔650~1 000米,西部高,東北較低。最西部為裂谷帶,是東非大裂谷帶的北延,大部分低於海平面,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平面416米,既是全國的最低點,也是全球陸面的最低點。裂谷帶以東陡升為高地,屬背斜構造,海拔1 000~1 400米。國境西南部的拉姆山,海拔1 754米,是全國的最高點。東和東南為沙漠,面積占全國4/5。其北部為火山熔巖和玄武巖,南部由砂巖和花崗巖組成,多被風蝕。主要的環境問題為淡水短缺、毀林、過度放牧、沙漠化和土壤侵蝕。全境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幹旱炎熱,隻有西部約旦河流域屬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為7~14℃,7月為26~33℃。年降水量西部為500~700毫米,東部約100毫米,東南部僅50毫米。約旦河自北而南,下註死海,構成約旦與巴勒斯坦地區的天然國界線。水流湍急,不適航行,但對水力發電和農業灌溉極有利。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內陸湖,又是鹽分最高的天然水體之一。亞喀巴是唯一的出海港口。死海還是一個界湖,氯化物儲量豐富,無水生植物和魚類。境內林地僅占國土面積的1%。礦產資源以磷酸鹽和鉀鹽最重要,磷酸鹽儲量約20億噸,居世界前列,分佈於安曼西北。油頁巖儲量700億噸,但商業開采價值低。氧化鈾礦儲量8 000噸。死海儲可采鉀鹽40億噸。另有鐵、錳、鈾、重晶石、石英、石膏、大理石、石油等。

圖1 安曼城市風光

  居民 2010年人口是1950年人口(110萬)的5.6倍。2010年的人口增長率約22‰。人口分佈極不平衡:定居人口約占半數,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半遊牧人口大體生息於安曼附近地區和馬安以南;遊牧民人數很少(4萬~5萬),但活動於其餘廣大地區。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69人(2010)。

  成人識字率為91.1%(2005)。居民識字比率之高,在阿拉伯世界首屈一指。人口預期壽命71.5歲,在整個阿拉伯世界中,也是最高的。城市人口比重達74.2%。居民大部分屬阿拉伯人(98%),另有少數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切爾克斯人等。92%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餘為基督教徒。以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在社會的中上階層,廣泛使用英語。

  歷史 公元前12世紀就出現瞭閃族人建立的王國。7世紀屬阿拉伯帝國,16世紀被奧斯曼帝國占領,劃入大馬士革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巴勒斯坦的一部分。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將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另名外約旦(“約旦河的外面”),建立瞭受其控制的“外約旦酋長國”。1946年,正式脫離英國獨立,改國名為外約旦哈希姆王國。1948年5月,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約旦占領約旦河西岸4 800平方千米的土地。1950年4月,將西岸地區和東岸合並,改國名為約旦哈希姆王國。1988年,為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宣佈與“西岸地區”脫離法律、政治關系,但國名保持不變。

  政治 君主立憲制國傢,權力掌握在以國王為首的哈希姆傢族王室手中。1999年新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繼位後,提出“政治穩定、經濟改革、法治立國”為國傢發展的三大支柱。憲法於1952年1月1日頒佈、生效。1952年允許建立政黨,後均被解散。1991年解除長達33年的黨禁,實行多黨制,正式批準成立的政黨現共20個。國民議會采取兩院制。參議院議員全部由國王從年齡40歲以上的知名人士中任命;眾議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凡年滿19歲的男女公民均可參加選舉,任期4年。國王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正規軍的總兵力約13萬人(陸軍11.8萬人,空軍1.35萬人,海軍850人)。另有非正規的“人民軍”20餘萬人,約在1982年成立人民軍時要求凡在高中和高校就讀的男女學生,以及16~55歲的男性公民均應參加。公安部隊約3萬人。

圖2 約旦河上遊景觀

  經濟 政府把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施政重點,成立經濟顧問委員會,實行經濟改革。1999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2年經濟改革進一步深化,主要措施包括加速私有化、貿易自由化和法制化進程,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大量吸收外資,鼓勵私人投資,加速經濟特區、合格工業園區等建設,努力拓展信息產業,積極尋求外援與減免債務,促進旅遊業發展等。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71.3億美元,經濟增長率為3.25%。貨幣主幣名約旦第納爾。失業率13.4%。采礦業的兩大項磷酸鹽和鉀鹽的產量分別為450萬噸和183萬噸。這些礦產品絕大部分出口。年產天然氣3 000萬立方英尺。另有氯化鉀、石膏、高嶺土、鹽、石灰石、大理石和石英砂等。制造業產品主要有石油冶煉產品、水泥、鉀堿等,年產化肥583萬噸,水泥195萬噸,煉油250萬噸。其他多屬輕工業和小型加工工業,如食品加工、玻璃、紡織、塑料制品、卷煙、醫藥、陶瓷器、皮革、制鞋、造紙等。生產用電全部來自熱電廠。農牧業人口約占勞動力總數的12%。全國可耕地占國土面積10%,已耕地面積50萬公頃,多集中在約旦河谷,其中7%為水澆地,全部為私人經營。水資源缺乏是約旦發展農業的主要障礙,每年缺水量為5億立方米。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果木和煙草等。產量低而不穩,遠不足自給,所需糧食3/4依賴進口。果園(葡萄、橄欖、柑橘等)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多分佈在北部,約旦河谷出產的水果和蔬菜占全國80%以上。林地占國土面積的0.7%,牧場占8%。畜養山羊、綿羊、牛、駱駝等。所需肉類主要依靠進口。旅遊業是約旦的三大經濟支柱之一,又是主要外匯來源之一。海灣危機後,旅遊業一度受到沉重打擊。約以媾和(1994)後,旅遊業收入大幅度增長。2010年旅遊收入34.2億美元。遊客主要來自海灣、歐洲國傢和美國等。旅遊景點眾多,主要有安曼、亞喀巴、傑拉什、佩特拉、死海、阿傑隆古堡拉巴德古堡哈拉納堡穆薩塔堡圖巴堡等。佩特拉古城古塞爾·阿姆拉城堡、烏姆賴薩斯考古遺址和瓦迪拉姆保護區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圖3 傑拉什——古羅馬城市遺址

  全國有鐵路730千米,一條幹線縱貫南北,且可通聯敘利亞和沙特阿拉伯。交通運輸主要依靠公路。公路建設發展很快,溝通全國城鄉的公路網已基本形成,還可通達伊拉克、敘利亞、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鄰國,在西亞國際交通和軍事戰略上占有重要地位。公路總長8 000千米,全瀝青路面。有兩條輸油管,分別從沙特阿拉伯波斯灣岸的達蘭和伊拉克的基爾庫克,過境抵達以色列的海法港和黎巴嫩的賽達港,但受政治因素影響,早已不能全線貫通。海運受海岸線短的限制,僅亞喀巴灣頭的亞喀巴港一個港口。港區有集裝箱碼頭和散裝碼頭,22個深水泊位,有固定航線29條,通達世界各國200多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2 200萬噸。2001年,還設立瞭包括自由關稅區和合格工業區的亞喀巴經濟特區。空運有1963年成立的約旦王傢航空公司,經營數十條國際航線。全國有國際航線50條。安曼除阿麗婭王後國際機場外,尚有民用的馬爾卡機場。亞喀巴也有國際機場。

  經濟受地區形勢的影響波動較大。2006年,約旦政府各項收入44.64億美元,各類支出55.18億美元,外債73.16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1.2%。與世界100多個國傢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進口糧食、肉類、紡織品、交通和工業器材,主要出口磷酸鹽、鉀鹽、化肥、蔬菜、水果。主要貿易夥伴為沙特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美國、意大利、日本、德國、英國、印度、中國等。據約旦國傢統計局統計,2010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中,出口額69億美元,進口額153億美元。

圖4 約旦的牧民和他們的羊群

  衛生事業發展很快,全國共有99傢醫院,病床1萬多張,各類專科醫生2 500名。對政府職工和軍人及傢屬實行免費醫療制度,對企業職工實行醫療保險制度。擁有小汽車的傢庭相當普遍。

  文化 國傢重視教育事業,公民從小學到高中享受免費教育。全國有各類學校5 600所,教師近6.2萬人,學生180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5%。高等教育發達,有8所公立大學(約旦大學雅爾穆克大學約旦科技大學哈希姆大學穆塔大學艾勒·貝塔大學侯賽因大學拜勒加應用大學)、12所私立大學。在校大學生24萬名,其中包括約2.8萬名外國留學生。另有52所社區學院(相當於中專),有學生2.2萬餘名。教育經費約為2.98億美元,全國文盲率約為7.7%。主要報刊,阿拉伯文日報有《憲章報》、《言論報》、《市場報》、《今日阿拉伯人》;英文日報有《約旦時報》。官方通訊社名佩特拉通訊社(1969),用阿拉伯文、英文發稿。還有官辦的約旦廣播電臺(1959)和約旦電視臺(1968)。

  對外關系 1955年加入聯合國,是阿拉伯國傢聯盟的成員國。與巴勒斯坦素有特殊關系,迄今境內仍有數百萬巴勒斯坦人居留。1994年,與以色列簽訂瞭和平條約;1995年2月9日,收回被以色列占領的340平方千米的國土。外援是約旦經濟主要來源之一。2006年共獲外援4.29億美元。美國是約旦最大援助國,另從日本、歐盟、世界銀行等方面獲得援助。阿拉伯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會也給予援助。1977年4月7日和中國建交。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20.5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18.9億美元,進口1.6億美元。中約關系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