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雕漆工藝匠人。浙江嘉興人。擅長雕漆工藝,尤長於剔紅,亦善於戧金、銀等手工藝技術。傳世作品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兩件器皿:①剔紅梔子花紋盤,徑16.5釐米,高2.8釐米,朱漆約百十道漆層,盤心雕盛開的梔子花1朵,含苞的4朵,花葉簇擁花朵,佈滿全盤;不刻錦地,筋脈舒卷有力,渾厚圓潤,氣韻生動。②剔紅觀瀑圖圓盒,徑12.2釐米,高4.5釐米,盒面上刻有樹石、樓閣、人物,用3種不同的錦地表現出瞭天、地、水的空空間感,人物樹石勾勒有力,雖極精細,卻不露刀痕。另外安徽省博物館藏有他的一件剔犀盒,徑14.5厘米,通蓋高6.5厘米,蓋高5厘米,底高5厘米,盒呈圓形,蓋及盒底的周緣均雕雲紋,堆漆肥厚,較一般明代剔犀器豐腴。此盒雕工圓潤,刀口深達1厘米,漆光瑩滑可鑒,形制古樸醇厚。他的作品在底部均有針刻“張成造”三字款。其子張德剛,承父業,亦能制作漆器,被明成祖召至京,授為營繕所副,並賜宅。張成父子雕漆作品的風格對後世的雕漆工藝影響很大,一直貫穿於明永樂至宣德年間的雕漆器皿中。

剔紅梔子花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