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維吾爾族詩人。本名穆罕默德·斯迪克,筆名翟黎裏。生於葉爾羌(今新疆莎車)一個貧寒傢庭。青年時期在經學院接受教育,受到伊斯蘭教蘇非教派的影響,一度決心泯滅世俗欲望,在阿圖什度過7年的苦行生活。在目睹宗教黨爭和高層神職人員口是心非的虛偽品行及腐敗墮落的生活方式後,毅然結束瞭苦行生活,浪跡天涯。沿途秀美風光和淳樸民風,激發瞭他胸中的詩情,一種沖出牢籠的快慰促使他以亢奮的激情表達內心對自由生活的渴望與追求。而民不聊生的生活境遇和壓抑沉沉悶的生活環境,又激勵他決心揭露蘇非主義的虛偽和殘暴。他創作瞭大量格則勒、柔巴依等體裁的抒情詩,試圖通過愛的苦難,折射出生命的苦難、精神的苦難和現實的苦難,喚醒人們對自由生命、自由精神和自由生活的憧憬。他還創作瞭《漫遊記》、《四十聖徒傳》、《和卓穆罕默德·謝裡夫傳》等敘事長詩。他的抒情詩題材廣泛,筆觸細膩,感情激越,表現瞭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懷;他的敘事詩則寫得犀利尖銳,酣暢淋漓,表現出詩人高風亮節、傲骨錚錚的品質。他的作品受到民眾的普遍歡迎,常被譜曲並在民間廣為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