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木材規格要求將原條截成原木的作業。實行原木運材時,在伐區進行;實行原條集材或伐倒木集材時,在伐區楞場或儲木場進行。

  由於立地條件不同,林木的形狀、材質各不相同,甚至同一株樹的不同部位,其形狀、材質也各異。因此應根據每株樹的缺陷,如腐朽、裂紋、彎曲、尖削和節子等情況分段造材,盡可能造出較多的優質材,以提高木材的造材率和等級率。

  造材前,量尺員先對原條進行觀測,然後根據國傢原木標準,樹、、材種生產計劃,市場需求和原條上的缺陷進行量尺,並標記出下鋸記號。量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對造材率和等級率有明顯的影響。

  造材時,下鋸方向要與樹幹軸線垂直,並防止劈裂。伐區造材的作業條件和安全性差,則造材質量較低;儲木場造材有專門的造材臺,作業條件較好,則造材質量有保證。伐區的造材工具主要是油鋸和手工鋸。儲木場采用固定式圓鋸機和鏈鋸機進行原條造材。有些國傢制造瞭在林內和運材道旁作業的自行式打枝造材機,用液壓驅動鏈鋸或圓鋸。這類機械往往是多工序聯合作業機。造材機構中的進料、量尺和鋸切等裝置由電腦控制,生產效率高,量尺準確,作業安全,但不能按原條各部位質量區別下鋸,多用於針葉樹材及造紙材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