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理學重要代表人物。字德溫,號敬軒,諡文清。山西河津人。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官至禮部侍郎、翰林院學士。著作有《讀書錄》、《讀書續錄》,後人將其文字彙編為《薛文清集》。

  薛瑄的的學術思想以朱熹為宗,以復性為旨。在理氣關系上,認為“理隻在氣中,決不可分先後”,氣有聚散而理無聚散,理無形而氣有跡,理為主而氣為客。在心性論上,認為性本原於天理,是學問大本大原。“天地萬物,惟性之一字括盡”。性分為本然之性與氣質之性,本然之性純粹至善,氣質之性則可善可惡。人性可復,道德完善的根據在於存性、明性、復性,即向本然之性的回復。“涵養須用敬,存此性耳,進學則在致知,明此性耳”。在道德修養方法上,認為“工夫切要,在夙夜、飲食、男女、衣服、動靜、語默、應事、接物之間,於此事事皆合天則,則道不外是矣”,也就是“依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學原則,在事上修煉。他認為,“為學第一工夫,立心為本。心存則讀書窮理,躬行踐履,皆自此進”。強調心的主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