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擬話本小說集。全16卷。署“玉山草亭老人編次。葺城自怡軒主人評”。卷首有自怡軒主人序。草亭老人《南北史演義》作者杜綱,字草亭。江蘇昆山人。自怡軒主人許寶善,字穆堂,曾評訂《南北史演義》。《娛目醒心編》原刊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後翻刻甚多,有道光九年(1829)達道堂刊本、同治十二年(11873)大文堂覆本等。

  全書每卷分2回或者3回,故事占有1回以上篇幅者計有23則,但卷目除卷四、卷九外均隻標明一則故事的內容。篇中所敘多是杜綱傢鄉昆山一帶明朝至清初的軼聞瑣事,內容大抵關涉忠孝節義。其中采自他書者,如卷五《執國法直臣鋤惡,造冤獄奸小害良》據《明史》卷二百零六馬錄等傳,卷七《仗義施恩非望報,臨危獲救適相酬》錄自《醉醒石》“曾公子篇”,卷八《禦群兇頓遭慘變,動公憤始雪奇冤》據《明史》卷三百零一嘉定張氏傳和《歸震川集》之《貞婦辨》,卷十一《詐平民恃官滅法,置美妾藉妓營生》錄自《石點頭》第八卷《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卷十三《爭嗣議力折群言,冒貪名陰行厚德》第一回錄自《醒世恒言》第二卷《三孝廉讓產立高名》,卷十四《遇賞音窮途吐氣,酬知己獄底抒忠》第一回錄自《古今小說》第八卷《吳保安棄傢贖友》。

  全書主旨如原序所說:“其間可驚可愕可敬可慕之事……無不處處引人於忠孝節義之路。既可娛目,即以醒心,而因果報應之理隱寓於驚魂眩魄之內,俾閱者漸入於聖賢之域而不自知,於人心風俗不無有補焉。”卷二敘唐長姑在夫死子亡之後,為瞭接續夫傢宗嗣,把妹妹嫁給自己的69歲的公公,這種不近常情的行為,作者竟予以歌頌。此外,為要借因果報應勸忠說孝,作者亦不惜誇飾和虛構。如卷五敘明朝李福達獄,據《明史》馬錄最終冤死廣西南丹衛戍所,此編卻改篡為馬錄欽召進京復為禦史,借以證明天公報應纖毫不爽。全編內容平庸,敘述亦無文采。唯卷五所記廷杖情形為他書中少見,可資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