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1849年英國政府通過東印度公司進行的一系列侵略印度的戰爭。結局是印度最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普拉西之戰 此役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征服印度的第1次重要戰役。1757年6月23日,孟加拉軍隊同公司軍隊在普拉西決戰。由於已被公司收買的米爾·加法爾率領孟加拉主力軍按兵不動,使R.克萊武指揮的3 0000人得以打敗孟加拉王公的68 000人軍隊。繼而侵占孟加拉,並以它為侵略其他地區的基地。普拉西戰役後,殖民軍隊雖遭到孟加拉各地王公和莫臥兒帝國軍隊的抵抗,但仍向前推進。1764年,英國殖民者侵占瞭恒河下遊的廣大地區。

  征服邁索爾 邁索爾土邦戰略位置重要,是南印度抗擊英國殖民擴張的主要力量。18世紀下半葉,英國對邁索爾發動4次侵略戰爭。1767年,英軍侵入邁索爾,遇到邁索爾的穆斯林統治者和軍隊司令海德爾·阿裡的頑強抵抗。英軍一度占領邁索爾1/3的領土。海德爾·阿裡不僅收復瞭失地,而且挺進到馬德拉斯近郊,迫使侵略者求和。1781年,侵略者擊潰海德爾·阿裡的大軍。1782年12月7日,海德爾·阿裡病逝在軍營中。蒂普蘇丹繼承父業,繼續抗英。1790年,侵略者發動新的戰爭。蒂普蘇丹在抵抗失敗後同英國簽訂和約。1799年,英軍第4次大舉入侵邁索爾。蒂普蘇丹陣亡。戰爭結束後,英國殖民者把邁索爾中部地區交給邁索爾前印度王公,其餘地區被英國以及馬拉提、海得拉巴兩土邦瓜分。

  征服馬拉提 18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20年代,英國向西印度的馬拉提聯邦發動3次侵略戰爭。1776年,英軍以幫助覬覦王位的拉古納特·拉奧為名,侵入馬拉提聯邦,遭到該邦王公聯軍的頑強抵抗。1779年,英軍進攻浦那,被馬拉提聯邦軍隊擊敗。1780年,馬拉提聯邦與邁索爾聯合抗英。1782年馬拉提被英軍打敗,簽訂《薩爾拜條約》。根據條約,英國雖占有薩爾塞特島,但懾於馬拉提聯邦的強大實力,仍被迫歸還所奪去的馬拉提聯邦全部領土。1802年,英國殖民者迫使馬拉提首相巴吉·拉奧二世接受“資助條約”。根據條約,英國在馬哈拉施特拉常駐一支軍隊,馬拉提每年撥給軍費260萬盧比,英國監督馬拉提的對外關系。馬拉提王公拒絕接受該條約。1803年爆發第2次英馬戰爭,英軍2.4萬人從南北兩路侵入馬拉提聯邦。英印總督R.C.韋爾斯利以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打敗辛地亞和彭斯拉聯軍,後又打敗霍爾卡爾軍隊。1805年,英印總督G.巴洛同辛地亞、霍爾卡爾分別簽訂條約,歸還侵占的土地,旨在挑起他們同拉傑普特王公的沖突。1817年,英軍12萬人入侵馬拉提聯邦。1818年6月,英軍獲勝,馬拉提聯邦大部分土地被並入英屬孟買管區。

  征服旁遮普 19世紀40年代,英國為瞭完成對印度的全面占領,將侵略矛頭指向印度西北部。1843年,吞並信德,隨後向旁遮普發動兩次侵略戰爭。英國殖民者從孟買派出以信仰印度教的印度雇傭兵為主的英印軍隊,向旁遮普的錫克教居民區發動進攻。英勇善戰的錫克教軍民大挫英軍。由於錫克統帥特吉·辛格和拉爾·辛格在決戰時臨陣脫逃,英軍於1846年2月20日攻入首府拉合爾。英國專員H.M.勞倫斯成為旁遮普錫克人國傢的太上皇。1848年4月,在舍爾·辛格領導下,木爾坦的錫克教軍民舉行抗英起義。接著,哈紮特的錫克教軍隊在查特·辛格領導下也舉行起義。起義波及白沙瓦與班努兩地的錫克駐軍。查特·辛格同阿富汗國王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建立反英聯盟。1849年2月,兩支起義軍在古吉拉特會師並同英軍決戰,英軍用炮戰打敗起義軍。3月,英軍又打敗阿富汗軍隊。3月29日,旁遮普省被並入英屬印度領地,由印度總督直接統治。旁遮普的被吞並,標志著英國基本完成瞭對印度的征服過程,統一的“英屬印度”的出現,使整個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