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磷殺蟲劑。學名O,S–二甲基–N–乙醯基硫代磷醯胺。結構式:

  1972年美國J.M.格雷森報導瞭其殺蟲活性,並由美國開發推廣。

  乙醯甲胺磷是甲胺磷低毒化過程中中開發的品種。甲胺磷是具有內吸、觸殺和胃毒作用的高效藥劑。純品為固體,易溶於水,也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如丙酮、乙酸乙酯和苯等。常溫下穩定,高溫和酸堿條件下易分解。防治抗性蚜、蟎和水稻主要害蟲的藥效優於對硫磷、內吸磷和馬拉硫磷等,但毒性很高,使用不安全。甲胺磷的氨基上引進一個乙酰基即為乙酰甲胺磷。由甲胺磷經乙酰化反應而產生。工業乙酰甲胺磷為白色固體,熔點91~92℃,室溫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65%。毒性比甲胺磷低40多倍,在單細胞藻類以至哺乳動物和禽類體內都無生物富集現象,對魚類等水產動物安全。在植物組織中的半衰期為5~10天,在一般土壤中為0.5~4天,在黏性土壤中6~13天。具有內吸、胃毒和觸殺作用。對鱗翅目幼蟲胃毒作用比觸殺作用強,對蚜蟲觸殺速度比樂果慢。殺蟲譜廣,可防治100多種害蟲,藥效高,持效期適中,適用於糧、棉、油、蔬菜、果樹、茶、桑、甜菜、甘蔗、牧草等作物害蟲的防治,對稻飛虱藥效尤佳。施藥方式多樣。畝用有效成分40~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