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彝族使用的一種表意的單音節文字。可能仿漢字的造字方式創制。有象形、指事、會意等。文獻古籍較多,主要是手抄本,刻本較少。較古刻本《太上感應篇》譯述,全文2.29萬字,是今存木刻本文字最多的一部書。金石彝文最早見於明代刻石,如雲南楚雄自治州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的《鐫字崖》,刻有彝、漢兩種文字,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的刻石。今貴州大方縣安氏土司彝漢兩種文字的《千歲衢碑記》,鐫於嘉靖丙午年(1546)。近年年貴州大方縣發現的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的銅鐘,鐘面鑄有彝、漢兩種文字,是現存最早的彝文文獻。從文字發展規律看,彝文字數較少,因而彝文經書手抄本中存在大量借音表意現象。彝語各地方言差異較大,假借文字也因地各異,這是彝文經書難解的原因之一。四川涼山彝族地區以喜德語音為標準音、以聖乍話為基礎方言制定瞭《四川彝文規范方案》,共確定819個規范彝字,於1975年開始在四川彝族地區推廣使用,並設計瞭拉丁字母的“彝語拼音方案”,便於註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