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關註懷疑自己的身體健康、對身體的感覺和徵象作出不正確解釋並伴有焦慮的一種神經癥。患者多性格多疑、敏感、固執、孤僻,起病前多有本人或傢屬患某種器質性疾病的精神因素。醫生言語不慎,檢查過多,隨便開藥等醫源性因素也常起重要作用。對身體健康的過分註意表現不一。有人將註意力集中於身體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如心跳、消化系統、性功能、營養狀態、白細胞計數等。有人則註意全身各處,任何輕微的“異常”都不放過。有些患者一段時期內特別註意某個健康問題,過一段時期又轉而註意另另一個問題。患者訴述的癥狀跟他們的註意直接相關。除瞭註意自身情況以外,不少患者還特別註意藥物廣告,廣泛閱讀醫學書刊,也特別重視養生之道。這種患者可以接受醫生的解釋勸慰,但照例打消瞭一個顧慮隨即又產生另一個顧慮,或者患者雖然明白瞭道理,疑病性煩惱卻依然如故。

  疑病癥患者還有各種行為問題和人際關系問題。他們到處求醫求治,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他們常抱怨傢屬不體貼不照顧,要求傢屬為瞭他們的“病”而作出更大更多的犧牲。在工作中,患者與領導、同事以及人事福利部門常常發生糾紛。對醫生的不滿更常見,因為醫生檢查不出他們的“病”,不給他們做特殊檢查,不給特殊的治療,不按他們的願望開診斷證明等。長期存在疑病癥的患者可伴有人格改變,即人格的疑病性發展。極端的疑病癥患者的一切生活活動均依從於養病健身和延年益壽這個總的原則。

  疑病癥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應建立患者與醫生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關系,醫生的耐心解釋和保證才能收到效果。但癥狀易反復,需要不斷進行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