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劇演員。工小生。原名端章。原籍安徽太湖。生於北京,卒於北京。為富連成科班創始人葉春善第四子。12歲入富連成社科班,初習青衣、武旦,後改習小生。未出科已嶄露頭角,出科後又拜程繼先深造。曾與馬連良、言慧珠、章遏雲、李玉茹等合作,並一度自己挑班演唱。1951年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京劇實驗工作團。1955年任中國京劇院一團團長。

葉盛蘭在京劇《群英會》中飾周瑜

  葉盛蘭扮相英俊,氣度大方,表演細膩。演《群英會》、《臨江會》、《赤壁之戰》的周瑜,能於儒雅英武中蘊其氣量狹窄的心理;演《轅門射戟》、《呂佈與貂蟬》的呂佈,能於恃勇驕矜中露出色厲內荏的本性。他嗓音寬亮,剛柔兼備,唱腔華麗、飽滿、遒勁,高則剛健峻峭,低則婉轉縈回,跌宕起伏,收放自如,並講究因戲譜腔。如在《轅門射戟》中,唱得挺拔豪放,以示呂佈盛氣凌人;在《白門樓》中,則多用小腔,以抑揚淒婉的旋律,表現呂佈被擒後的驚懼心情。他的念白註重口勁和音韻,大小嗓結合自然,不澀不濁,圓潤流暢,演武小生戲和文小生戲的念白,或剛或柔,區別細致,安排得當。他的武功根底堅實,動作洗練,於穩健從容中顯出脆、帥。葉盛蘭能戲很多,以雉尾生最為擅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參加排演瞭《柳蔭記》、《白蛇傳》、《桃花扇》、《西廂記》等戲,塑造的梁山伯、許仙、侯方域、張君瑞等人物形象各具特色,表演技巧也更加精湛。1958年在現代戲《白毛女》中扮演王大春。他還參加瞭影片《群英會》的拍攝。他的藝術成就,對當代京劇小生的表演風格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