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醫學上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供藥用或作為制藥工業的原料。廣義而言,可包括用作營養劑、某些嗜好品、調味品、色素添加劑,及農藥和獸醫用藥的植物資源。

  沿革 中國春秋戰國時,《詩經》和《山海經》中記錄瞭50餘種藥用植物。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整理出來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國現存最古的秦漢時代醫方,其中記載的植物類藥有115種。明代《本草綱目》收載的植物類藥已達1 200多多種。公元前1600年埃及的《紙本草》及其後印度的《壽命吠陀經》中,均有植物藥的記載。公元1815年後,德國學者出版瞭以植物藥為主的著作《生藥學》。日本本草學傢巖崎常正的《本草圖譜》(1828),搜集藥用植物2 000多種。

  在中國古代,《神農本草經》把藥物按效用分為上、中、下三品。《神農本草經集註》中除沿用三品分類外,又創造瞭按藥物屬性分為草木部、果部、菜部、米谷部的方法。《本草綱目》中采用自然屬性分類法,將所收藥物分為16綱60類,並以生理生態條件為依據,將草類藥分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石草、苔類等。醫學上一般按藥物性能和藥理作用分類,中醫學常按藥物性能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祛風濕藥、理氣藥、補虛藥等類別;現代醫學常按藥理作用分為鎮靜藥、鎮痛藥、強心藥、抗癌藥等。

  主要有效成分 藥用植物所含有效化學成分主要有:①生物堿。是一類復雜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如麻黃中含有治療哮喘的麻黃堿。②苷類。又稱配糖體。由糖和非糖物質結合而成。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不同類型的苷元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如洋地黃葉中含有強心作用的強心苷,人參中含有補氣、生津、安神作用的人參皂苷等。③揮發油。又稱精油,是具有香氣和揮發性的油狀液體,由多種化合物組成。④單寧(鞣質)。多元酚類的混合物。藥用植物鹽膚木上所生的蟲癭藥材稱五倍子,含有五倍子鞣質,具收斂、止瀉、止汗作用。⑤其他成分。如糖類、氨基酸、蛋白質、酶、有機酸、油脂、蠟、樹脂、色素、無機物等,各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生長栽培條件 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氣候和土壤是影響藥用植物生長發育的主要環境條件。各種藥用植物對光照、溫度、水分、空氣等氣候因子及土壤條件要求不同。如薄荷喜陽光充足,現蕾開花期天氣晴朗,可提高含油量;檳榔、古柯、胡椒在高溫多濕地才能開花結實;澤瀉、菖蒲要求低窪濕地才能生長;麥冬和寧夏枸杞喜堿性土壤,厚樸和梔子喜酸性土壤;以根及地下莖入藥的種類,宜在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中種植等。因此,不少藥用植物隻能分佈在一定地區。

  栽培特點主要表現在:①栽培季節性強。大多數種類的栽種期隻有半個月至一個月,川芎、黃連等栽種期隻有幾天到半個月。②田間管理要求精細。如人參、三七、黃連需搭陰棚調節陽光。③須適時采收。此外,真菌類植物如銀耳、茯苓、靈芝等,還要求特殊的培養方法和操作技術。

  除種子繁殖外,還用分根、扦插、壓條、嫁接等方法進行營養繁殖,或用孢子繁殖。在現有人工選種和雜交育種的基礎上,運用單倍體、多倍體、細胞雜交、輻射等育種方法以及組織培養技術,為藥用植物的工業化生產提供瞭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