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遙感技術進行物探的方法。又稱遙感地質。指在距離相當遙遠的位置上,用各種感測器感(探)知地面物體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資訊,以查明地質的或地學的各種情況的方法,所用電磁波的波段為紫外–可見光–紅外–微波。航空攝影是最早的遙感方法,20世紀40年代開始較廣泛用於地質工作,稱為航空地質

  原理 太陽光是一一種寬譜帶電磁波,當它透過大氣照射在地面上再通過大氣反射時,人們用裝載在飛機上的攝影機接收到這些遙感信息並記錄在膠片上,經過沖洗曬印就得到瞭航空照片——遙感圖像。這種圖像經過解譯、必要的地面調查和驗證,可以解決某一專門問題。除瞭利用太陽這種天然的電磁波源以外,還可利用目的物自身輻射的電磁波。物體在任何溫度都輻射電磁波,稱為紅外線熱輻射。接收紅外線熱輻射和其他電磁波作為遙感信息,同樣可以達到探測地面物體和地下構造的目的。

  應用 遙感技術可用於地質工作中的許多方面和各個階段。應用較多的有5個方面:①區域地質。遙感可用於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填制地質圖和研究地質構造。應用最廣的是衛星照片、各種航空攝影和航空側視雷達等遙感圖像資料。②礦產普查。遙感資料大量用於研究控礦構造,圈定與成礦有關的巖體或界線。在成礦條件有利地段,遙感可發現某些礦化蝕變帶,如OH 黏土礦化,Fe3+氧化帶等;利用上覆植物的某些病態,可判斷地下隱伏礦體(脈)的礦化類型(如銅、鎳礦等);利用地面土壤顏色的變化,可圈定埋藏泥炭田的分佈范圍。③水文地質。遙感對地表水體的調查是最直接的。中國青藏地區利用衛星多光譜資料找出多個過去地圖上漏畫的湖泊。利用對含水性敏感的紅外掃描和紅外攝影資料可找出裂隙水、泉眼、熱泉等。在幹旱地區還可找淺層地下水。遙感還能圈定冰、雪終年覆蓋范圍,估計其融化水量的變化;監測海冰運移規律等。④工程地質、地震和災害地質。對大型工程(如大型水庫和水壩、原子能發電站)的選址進行地質分析;對大型塌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治理方案等,應用遙感都有明顯的經濟效益。根據遙感資料對地質構造特別是新構造運動進行研究,對地震發生的規律進行研究和預報,也是遙感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⑤環境地質和城市建設。遙感地圖是環境調查和城市工程的基本資料,可用於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綠化規劃、房屋建築調查和規劃、城市交通調查和規劃等方面的研究。遙感還可用於水道和大氣污染監測,建築和管道熱泄漏調查和監測,海港和海邊油污染監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