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熱穩定性高的超細氧化物質點(50~100納米)強化的合金。由於氧化物質點呈均勻、彌散的分佈,且高溫時不溶於基體,故稱彌散強化高溫合金。彌散強化合金的基體材料可以是固溶強化合金,也可以是有較高強度的沉澱強化合金。由於氧化物質點高溫時穩定,不溶入基體,因而在1 000℃以上的高溫時顯示瞭較高的強度,可以在航空發動機和地面燃氣輪機上用作渦輪導向葉片、環件和渦輪工作葉片等高溫部件。

  氧化物彌散強化化合金的粉末是通過機械合金化工藝制備的,這是1969年發展的制備合金粉的一種新工藝。機械合金化是將作為基體的金屬粉末(如鎳、鉻粉)、中間合金粉(如鋁–鈦(Al–Ti)粉)和彌散強化的氧化物粉(如超細氧化釔Y2O3粉)放置於高能球磨機中,在真空或保護氣氛下通過鋼球的撞擊、碾壓被反復破碎、混合和冷焊合,並通過伴隨的擴散過程,達到合金化。穩定的氧化物與金屬不能進行互擴散,隻能機械地被彌散地鑲嵌在基體中。在高能球磨機中的球磨時間一般需數十小時。通過機械合金化所得粉末經裝套、脫氣、封焊後,進行熱擠壓和熱軋,然後還需進行定向熱處理,以獲得拉長的晶粒組織,保證較高的屈服強度和持久強度。由於氧化物彌散強化高溫合金工藝復雜,成本較高,因而主要用於一些特殊需要的場合。氧化物彌散強化和機械合金化還可應用於其他合金材料上,如鋁合金、鎂合金和功能材料等。以提高其強度和熱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