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式Al2O3。氧化鋁有多種變體,其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是α–Al2O3和γ–Al2O3。它們都是難熔的、不溶於水的白色粉末。單質鋁表面的氧化膜,既不是α–Al22O3,也不是γ–Al2O3,它是氧化鋁的另一種變體。

  自然界存在的剛玉為α–Al2O3,熔點(約2 015℃)和莫氏硬度(8.8)都很高。它不溶於水,也不溶於酸或堿,耐腐蝕而且絕緣性好。可以用做高硬度的研磨材料和耐火材料。天然的剛玉中由於含有不同的雜質離子而呈現多種顏色,如含有微量的Cr2+時呈紅色,稱為紅寶石;含有Fe2+、Fe3+或Ti4+時稱為藍寶石。將水合氧化鋁加熱至1 000℃以上,可以得到α–Al2O3

  加熱使氫氧化鋁脫水,在較低溫度下生成γ–Al2O3。它的硬度不高,具有較大的表面積,粒子小,具有較高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性質比α–Al2O3活潑,較易溶於酸或堿溶液,又名活性氧化鋁,可以用做吸附劑和催化劑。

  從鋁礦石中生產氧化鋁可采用由奧地利化學傢K.J.拜耳提出的拜耳法,該法是用NaOH溶液溶出鋁土礦中的鋁,使其成為含鋁酸鈉的礦泥,再用熱水洗滌礦泥、過濾得到鋁酸鈉清液,降溫沉淀出氫氧化鋁,再在1 000~1 200℃煅燒,便制得α–Al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