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金屬陽離子和少數非金屬陽離子與氧離子(O2–)結合的一類礦物。組成氧化物的陽離子,主要是惰性氣體型離子和過渡型離子(鋁、矽、鈣、鎂、鐵、鉻、鈦、錳、鈮、鉭等),銅型離子(銅、鋅、鉍等)極少;陰離子除氧之外,有少量的氯、氟和氫氧離子團(OH);少數氧化物含有水分子。

氧化物礦物特徵
礦物名稱 化學組成 晶系 形態 顏色 莫氏硬度 密度(g/cm3) 解理 其他 紅鋅礦
ZnO 六方 粒、葉片狀 橙黃、褐紅 4.5~5.5 5.4~5.7 完全 反磁性、檢波性 方鎂石
MgO 等軸 粒狀 灰白、棕黃 5.5~6.0 3.5~3.9 完全 不導電 方釷石
ThO2 等軸 粒狀 暗灰、褐黑 6.5~7.5 9.1~9.5 不完全 強放射性 剛 玉
Al2O3 三方 柱、板狀 各種顏色 9 3.95~4.10 裂開明顯 赤鐵礦
Fe2O3 三方 板、片、鮞狀 鋼灰、鐵黑 5.5~6.5 4.9~5.3 導電性、檢波性 晶質鈾礦
UO2.17~2.70 等軸 粒、塊、土狀 黑、褐黑色 5.0~6.0 7.5~10.8 強放射、弱電磁性 燒綠石
(Ca,Na)2Nb2O6(OH,F) 等軸 粒狀 暗棕、黃綠 5.0~5.5 4.0~5.4 不完全 常非晶質化 細晶石
(Ca,Na)2(Ta,Nb)2O6(OH,F) 等軸 粒狀 淺黃、黃褐 5.0~6.0 5.9~6.4 鈦鐵礦
FeTiO3 三方 粒、片、厚板 鐵黑、鋼灰 5.0~6.5 4.5~5.0 性脆 尖晶石
MgAl2O4 等軸 粒狀 各種顏色 8 3.5~4.0 不完全 金綠寶石
BeAl2O4 正交 板、粒狀 綠、黃色 8.0~8.5 3.6~3.8 中等 熒光性 鉻鐵礦
FeCr2O4 等軸 粒狀 棕褐、鐵黑 5.5~6.0 4.0~5.2 弱磁性 磁鐵礦
Fe3O4 等軸 粒狀 鐵黑色 5.5~6.5 4.9~5.3 強磁性 銳鈦礦
TiO2 四方 錐、板柱狀 褐、黃色 5.5~6.5 3.8~4.0 完全 板鈦礦
TiO2 正交 雙維、柱狀 褐、黑色 5.5~6.0 4.0~4.2 不完全 金紅石
TiO2 四方 柱狀、針狀 暗紅、褐色 6.0~6.5 4.2~4.3 完全 易解石
Ce(Ti,Nb)2O6 正交 粒、板、針狀 棕、紫、黑 5.0~5.5 4.9~5.4 弱電磁性 軟錳礦
MnO2 四方 柱、針、土狀 鋼灰、黑色 6.0~6.5 4.7~5.1 完全 土狀者硬度降低 錫 石
SnO2 四方 柱、塊狀 褐、黑色 6.0~7.0 6.8~7.1 不完全 黑鎢礦
(Mn,Fe)WO4 單斜 板、板柱狀 褐黑、黑色 4.0~4.5 7.2~7.6 完全 弱磁性 褐釔鈮礦
YNbO4 四方 柱、紡錘狀 褐黃、黑褐 5.5~6.5 4.9~5.8 中等 電磁性 鈮鐵礦
(Fe,Mn)Nb2O6 正交 板、柱、針狀 鐵黑、褐黑 6 4.9~6.1 中等 電磁性 鉭鐵礦
(Fe,Mn)Ta2O6 正交 柱、針、板狀 鐵黑、褐黑 6.5 8.2 中等 電磁性 黑稀金礦
Y(Nb,Ti)2O6 正交 板柱、塊狀 褐黑、紅棕 5.5~6.5 4.1~5.9 熒光性、電磁性 鉍華
α–Bi2O3 單斜 塊狀、土狀 黃、黃綠等 4.0~5.0 9.0~9.5 銻華
Sb2O3 正交 板柱、土狀 白、黃白等 2.5~3.0 5.7~5.8 不完全 砷華
As2O3 等軸 毛發、土狀 白、藍白等 1.0~2.0 3.7~3.9 完全 鈾黑
UO2.70~2.92 等軸 土狀、粉末狀 黑、灰、棕 1.0~4.0 2.8~4.8 土狀者硬度低 瀝青鈾礦
UO2.16~2.70 等軸 球粒、腎狀 黑、暗綠色 3.0~5.0 6.5~8.5 電磁性

 註:石英、鱗石英、方英石、蛋白石、柯石英、斯石英等氧化物礦物不在此表中,見石英族礦物。

  一般根據標準化學式中陽離子與氧的比例,將氧化物劃分為簡單氧化物類,含XO、X2O、XO2X2O3型;復雜氧化物類,含XYO3XY2O4XYO4XY2O6X2Y2O7型(X、Y分別為兩種不同的金屬陽離子,O為氧)。常見的氧化物礦物見表。

  氧化物的化學鍵主要有以離子鍵為主和以共價鍵為主兩種,少數礦物(方銻礦、砷華)具分子鍵。化學鍵的類型與離子的電價和離子的類型有關。同為惰性氣體型離子,隨著電價的增高,共價鍵的成分也隨之增多,如含二價鎂(Mg2+)的方鎂石(MgO),屬離子鍵為主氯化鈉型結構的礦物;含三價鋁(Al3+)的剛玉(Al2O3),屬離子鍵向共價鍵過渡並具有較多共價鍵成分的礦物;含四價矽(Si4+)的石英(SiO2),則以共價鍵為主。就離子類型而言,從惰性氣體型、過渡型離子向銅型離子改變,共價鍵成分增強。在離子鍵為主的礦物中,類質同象代替廣泛;以共價鍵或分子鍵為主的礦物中,類質同象代替是有限的。

  氧化物礦物常呈完好晶形,集合體呈粒狀、致密塊狀等。通常為無色或淺色,透明至半透明,以玻璃光澤為主。含鐵、錳、銅等過渡型和銅型離子者,顏色加深、透明度降低、光澤增強。硬度較大,莫氏硬度一般均在5.5以上,剛玉高達9。密度變化大,如β-方英石密度2.19克/厘米3,晶質鈾礦密度7.5~10.8克/厘米3,這與元素原子量和結構密度有關。化學性能穩定,溶解度低、熔點高。含鐵、鈦、鉻等元素的礦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磁性。含鈾、釷元素者,具放射性,並因放射性蛻變產生非晶質化。

  氧化物礦物廣泛形成於內生、外生和變質作用的產物中,有多成因的和單成因之別;不同礦物分佈廣度差異明顯,其中石英分佈最廣,能在不同條件下形成;而鉻鐵礦幾乎隻在巖漿作用條件下形成,發現於超基性和基性巖中;赤銅礦、砷華銻華鉍華等是硫化物的氧化產物,見於硫化礦床氧化帶。對含變價元素(鐵、鉻、錳等)礦物而言,低價氧化物主要形成於內生條件,而高價氧化物則在表生條件下形成。多數氧化物化學性能穩定,能在砂礦中產出。

  氧化物礦物具有廣泛的用途。其中石英不僅是重要的造巖礦物,而且是現代電子、光學儀表等行業重要的礦物原料。一些礦物(磁鐵礦、赤鐵礦、金紅石、軟錳礦、錫石、鈮鉭鐵礦、易解石、晶質鈾礦、方釷石等)是提取鐵、鈦、錳、錫、稀土和稀有放射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礦石礦物。有些礦物(剛玉、尖晶石、水晶、蛋白石等)是精密儀表、寶石等行業的礦物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