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哲學尤其是道傢哲學關於宇宙大化(從本體到萬物)的生成規律和存在方式的總原則之一,後運用於文學、藝術及審美批評領域,成為中國古典美學關於藝術審美觀照、藝術創作技巧的一個基本原則,涉及藝術的實寫與虛寫、有形與無形、真實與虛構、客觀與主觀、形象與情思、直接與間接、有限與無限等許多問題。虛實相生源於中國古人對“虛”與“實”這對矛盾範疇的辯證認識。“虛”即虛空、虛假、虛構、虛言;“實”指果實、充實、真實、實言。虛實關係是中國古人對宇宙、人生和藝術變化規律的一一個最簡潔的概括。虛實相生作為一種哲學命題和美學命題,經歷瞭幾千年的演化歷史。早在先秦時期的老子就曾提出過“有無相生”、“大象無形”的思想,對道與萬物、無與有、虛與實、真與幻、恍惚與象等辯證關系有深刻的認識。莊子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瞭老子的思想,提出“象罔”(象與罔的統一體)、“至樂無樂”等范疇。魏晉玄學對有無、言意、意象、形神、遠近、一多等關系的研究,佛學對心物、色空等關系的討論,進一步豐富瞭對虛實相生的認識。約於六朝時期,虛與實正式作為文論術語使用,如出現瞭諸如“課虛無而責有,叩寂寞而求音”(陸機《文賦》),“神用象同”、“文外曲致”、“餘味曲包”、“比顯而興隱”(劉勰《文心雕龍》)等命題。幾乎與此同時,虛實相生的思想在繪畫、建築、書法、音樂等領域也得到廣泛運用。此後,歷代藝術傢和學者對虛實相生思想都有自己獨到的表述和闡發。在唐代,虛實相生命題與意境理論進一步會通。在宋代,虛實相生命題則與空靈、恬淡的時代美學精神相結合,均極大地豐富和發展瞭這一思想。時至明清兩代,虛實相生思想不但進入小說和戲曲的評點,而且由於與情景論的結合,其自身作為審美觀照和藝術表現的思想也得到全面而深刻的總結。在清代,甚至出現瞭言必稱虛實的情形,既表明虛實相生觀念的普及,也表明古典虛實相生思想日見陳陳相因、缺乏創新。從美學理論和文學理論角度來看,虛實相生既有藝術修辭學意義上的實字與虛字、密寫與疏寫的作用問題,更有藝術哲學意義上的真實與虛構、有形與無形的關系問題。虛實相生的基本涵義是無論是藝術的創造,還是藝術的欣賞,藝術美都是虛實相生的產物,藝術品以逼真描寫的景、物、形、象為基礎,而以藝術傢和欣賞者的審美情感、審美想象為主導,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生發的結果產生瞭無限豐富的藝術美的意義或意蘊。因此,在強調虛實相生時,一般更突出虛的作用,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細分起來,虛實相生又包含3層基本含義,即作為藝術本原的虛實相生、作為藝術表現的虛實相生和作為藝術境界的虛實相生。自晚清王國維始,因與西方美學和文論觀念的對話和融合,虛實相生理論隨境界說一道,開始出現現代轉換。虛實相生理論具有一定的當代性,與現代西方存在主義美學的存在與虛無、澄明與遮蔽,與接受美學的召喚結構論、藝術空白論,以及與其他美學流派中的審美意義理論、藝術價值理論均有相通之處,對解讀現代文學藝術也有相當的闡釋能力,顯示瞭較普遍的學術意義,因而在世界文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