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最大海港和第二大城市。阿拉伯語稱伊斯康得裏亞。人口411萬(2006)。臨地中海,地處亞、非、歐海運航線要衝。城市位於尼羅河三角洲西側,由一條“T”字形海岬向北伸入地中海,與法羅斯島相連,東南緊靠邁爾尤特湖,西北面向大海,東南距首都開羅的空中距離約183千米。市區東西長30多千米,南北最窄處不足2千米,面積344平方千米。地中海型氣候,四季如春,1月平均氣溫18℃,8月31℃,平均年降水量190毫米。

亞歷山大城市一角

  埃及歷史名城。原為一漁村。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在古城拉庫提斯基礎上擴建此城,因而得名。前305~前30年曾為埃及托勒密王朝首都,地中海東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帝國統治時的第二大都市。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後,開始衰落。16世紀繞道非洲南端航路發現後,更趨衰落。19世紀初穆罕默德·阿裡統治埃及後,發展棉花、茶商品貿易,城市獲得振興,並建為埃及的海軍基地。1863年埃及首都移開羅。1882年以後,淪為英國的海軍根據地,並為當時埃及的經濟與金融中心。埃及獨立後,港市職能得到加強,成為全國最主要的海上門戶和重要的國際海港。港區被“T”字形海岬分為東港和西港,東港較淺,作為漁港和海上遊覽區;西港水深,為商港和軍港,有兩道防波堤和法羅斯島為屏障,港內又有長900餘米的堤道分為外港(約6平方千米)和內港(約2平方千米);有普通碼頭、軍用碼頭、油碼頭,以及集裝箱、滾裝船、木材、煤炭、水泥、牲畜、客運等各類碼頭,泊位61個,岸線總長8 316米,年吞吐量2 200多萬噸;可接納最大14萬噸的船隻。20世紀80年代拓寬瞭航道,水深由11.6米增至13.6米。並修建市西7千米處的德赫拉新港,有泊位19個,岸線總長4 340米,水深12米以上,最深20米,可接納16萬噸以上船隻,年吞吐量約1 100萬噸。外港還有長150餘米的幹船塢和良好錨地。全國75%的進出口貨物經此運輸。主要出口貨物有棉花和紡織品、稻米、蔬菜、水果等,進口糧食、木材、礦產品、機器、工業品等。是舉世聞名的棉花市場。稠密的運河網和發達的公路網聯結尼羅河三角洲主要城鎮。有高速公路和鐵路通開羅,並通上埃及各地。南部有民用機場。全國40%工業集中於此,國內最大的紡織工業中心。食品工業發達,還有皮革、陶器、塑料、煉油、石化、鋼鐵、造船、水泥等企業。工業主要分佈在西部卡巴裡區和南部、東南部地區。

  市區沿海岸狹長地帶延伸。解放廣場(革命前名穆罕默德·阿裡廣場)在市中心,其東南為商業區。城東是文教區,有1942年建立的亞歷山大大學以及一些高等學校和醫院。市內有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露天體育場、市立圖書館,以1892年創設的希臘-羅馬博物館最著名。多歷史文物。在法羅斯島上有托勒密王朝早期修建的航海燈塔遺跡(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和埃及航海博物館,城南有高27米的龐貝柱遺址,有羅馬天主教聖凱瑟琳教堂,還有沙卡法等地下陵寢。西部沿海灘東西延伸長達26千米的濱海大道(七月二十六日大道),其東端是蒙塔札宮(夏宮);西端是蒂恩角宮(冬宮),1952年埃及末代國王在這座宮殿簽字被迫退位。兩宮都坐落在花木叢生的風景區。其南側豪華旅館、夜總會、餐館林立,北側海濱浴場連綿不斷,為著名旅遊和避暑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