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史傳說時代中的古帝,原屬華夏集團。

  關於炎帝的故事見於《逸周書》、《國語》等先秦文獻。相傳炎帝為薑姓,其先世與黃帝族一樣,是從關中西部的一個原始氏族中分裂出來的,發展到中原以後,分別以炎帝、黃帝為代表的兩個古族曾發生過阪泉之戰(見黃帝),後來一起成為華夏部族集團代表人物。

  隨著各古族的遷徙、各地區古文化的交流融合和更大範圍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在戰國文獻中,炎帝已經演變為南方民族的宗宗神,在長沙子彈庫發現的楚帛書中保存瞭伏羲、女媧、四神、炎帝、祝融、共工等組成的神話系統。長期以來,進行祭祀炎帝的炎帝陵也在湖南株洲炎陵縣。

  同時隨著炎帝與神農氏的合戶(見神農氏),炎帝神農氏成為原始農業發明者的代表,《漢舊儀》有“春始東耕於藉田,官祀先農,先農即神農炎帝矣”。

  原始農業的發明打開瞭通向文明的道路,它以炎帝神農氏為標志。黃帝軒轅氏的時代加速瞭文明因素的聚合和發展,因而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這兩個名號濃縮瞭中華文明孕育過程的漫長歷史,亦即濃縮瞭篳路藍縷的奮鬥過程。這應是中華兒女自詡“炎黃子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