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科巖須屬一種。名出《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常綠矮小半灌木,高5~25釐米,外傾上伸或鋪散。葉小,鱗片狀,交互對生成4行,披針形至披針狀矩圓形,長2~3毫米,硬革質,基部鈍,2淺裂,頂端稍鈍,幼時有一長0.75毫米的紫紅色芒刺,背面龍骨狀隆起,有一深縱溝槽,向上達離葉頂不遠處,上面近凹陷,邊緣有細長柔睫毛狀毛,後消失,留下疏細齒狀的殘餘。花兩性,輻射對稱,單生葉腋,下垂;萼片5,卵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紫紅色,無毛;花冠合生成鐘狀,5裂,乳白色,長7~110毫米;雄蕊10,花絲背面有毛,花藥有外彎的芒;子房5室,胚珠多數;花期4~5月。蒴果球形,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果期6~7月。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西藏。生長在海拔2 900~3 500米的高山石上。印度、不丹也有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