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傢、兒童文學作傢。湖北武昌人。卒於北京。原名嚴文錦。1934年畢業於湖北省高級中學,1935年到北平圖書館任職員。1938年到延安,曾任教於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1945年冬到東北解放區任《東北日報》副總編輯。1949年後,歷任《人民文學》主編,作傢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中國作傢協會書記處常務書記及黨組副書記、亞非作傢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副副主席,中國筆會中心副會長,兒童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他的前期創作多為散文、小說,1937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山寺暮》,以後又有長篇小說《一個人的煩惱》(1944)等。從延安時期起轉向童話、寓言創作,並“以童話和寓言的影響為較大”(《小傳》),主要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1943)、《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1949)、《蚯蚓和蜜蜂的故事》(1950)、《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1957)、《小溪流的歌》(1959)等。其童話創作風格獨特,飽含詩情,既不直接切入當下社會問題,也不簡單地配合政治,而是堅持從兒童的思維特征和兒童文學的藝術規律出發,審美化地表現作傢對時代生活的評價和對兒童世界的關註,註重作品的詩性、象征性與哲理性。在童話藝術方面,強調“運動中的美”,在動與靜、虛與實、美與醜的對比描寫中來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這種特色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四季的風》和《小溪流的歌》中,因而他的作品被譽為“一種獻給兒童的特殊的詩體”,在中國現代童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瞭《嚴文井童話寓言集》,囊括瞭他主要的童話寓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