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物種子或其他營養貯存器官直接培育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莖等芽苗類蔬菜。稱芽苗菜

  芽菜栽培源於中國,黃豆芽綠豆芽蠶豆芽等是民間傳統的芽菜。最早的記載見於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後傳至東南亞各國。20世紀40年代美國也開始生產。60年代後隨著植物激素的應用和農業機械化的的發展,推廣瞭無根豆芽和豆芽機培育技術。80~90年代日本、中國相繼研究推廣瞭豌豆苗蘿卜芽蕎麥芽香椿芽等幾十種新型芽苗菜苗盤紙床、立體無土栽培規范化生產技術,從而使芽苗菜的種類、品種和培育技術取得瞭開拓性的進展。

  芽菜按產品形成所利用的營養來源的不同,可分為“種芽菜”和“體芽菜”兩類,前者指利用種子貯藏的養分直接培育成幼嫩的芽或芽苗,如黃豆芽、豌豆苗等;後者多指利用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的宿根、肉質直根,根莖或枝條中累積的養分,培育成芽球、嫩芽、幼莖或幼梢,如芽球菊苣枸杞頭花椒腦守宮木梢豌豆尖,即民間所稱“頭”、“腦”、“梢”、“尖”等芽菜產品。

  芽菜種類較多,形態各異,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較易達到清潔、無污染、食用安全的標準。對人體各具保健效果,可廣泛用於生食、炒食、餡食、涮食、煲湯。也可加工醃漬、速凍、制罐。薑芽等產品還可供外貿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