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工技術專傢。字仲虎。生於江蘇無錫,卒於湖北漢陽。中國近代科學先驅徐壽之次子,早年隨父學習西方近代自然科學。1862~1868年,隨父入安慶內軍械所、金陵軍械所、江南製造局,從事兵工技術研究,佐其父研製成中國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黃鵠”號江輪,以及機器、槍炮、火藥等。成績卓著,與父同時受獎。

  1874年,徐建寅在天津火藥局,運用鉛室法制硫酸,進而制成硝化藥。同年任格致書院華董。1875年,任山東機器局總辦,首創中國不用洋人而自立承辦兵工廠的成功經驗。

  1879~1881年,徐建寅出使德國,任二等參贊。向德定購“鎮遠”、“定遠”兩艘軍艦,悉心考察德、英、法等國的軍工企業,學習西歐各國新技術和企業管理經驗,著有《歐遊雜錄》一書,記錄80多傢工廠、200多項先進技術。他仰慕西方政治民主,考察德、法議會,譯著《德國議院章程》成為維新運動政治體制改革唯一的參考書。

  1886年,徐建寅在金陵機器局煉成鑄鋼及制成西式後膛抬槍。1890年,會辦湖北鐵政局,在大冶勘得真煤層,開產出質量極佳的煙煤,並勘定大冶鐵廠基地而建廠。

  1894年甲午中日黃海戰役後,光緒帝召見徐建寅,著他查驗北洋海軍船械彈藥和軍官人員優劣情況。是年12月初,徐建寅前往天津、威海進行詳細察訪。1895年,徐建寅具折稟復,並附:《察訪北洋海軍各員優劣折》、《北洋海軍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種彈子數目清折》、《北洋海軍存庫備用各種炮彈子數目清折》3件。同年,徐建寅回京復命後,留充督辦軍務章京。1896年,徐建寅出任福建船政局提調。籌建新式快艇,整頓船政學堂。他於辦公之餘,博覽中外群籍,著《兵學新書》16卷。

  1900年,張之洞調徐建寅總辦湖北營務,後委辦保安火藥局,仿制黑火藥,與英、德各國所制無異。1901年,又委徐建寅辦漢陽鋼藥廠,試制棉質無煙火藥成功,投入生產合藥時,突然爆炸而殉職。

  徐建寅譯書、著書共24部,著有《造船全書》、《兵法新書》等;專論11篇,約170萬字,涉及數、理、化、兵學、新工藝等。譯著《聲學》、《讀天》均為名人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