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字公明。河東楊縣(今山西洪洞東南)人。初為郡吏,後隨車騎將軍楊奉任騎都尉。漢獻帝建安元年(196)至洛陽後歸曹操,不久任裨將軍。繼隨曹操攻呂佈,破劉備。五年官渡之戰中,與張遼等先破袁紹大將顏良,進至延津,又破其另一大將文醜,升偏將軍。曹軍與袁軍相持數月後,徐晃等率軍於故市(今鄭州西北)截燒袁軍糧草數千車,使袁軍陷入被動,為官渡之戰的最後勝利贏來轉機。戰後受封都亭侯。九年,隨曹操圍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又奉命別別攻易陽(今永年東南),將勸降信射入城中,守將韓范出降,一舉獲城。繼建議曹操多以勸降方式瓦解敵軍,成效顯著。十二年從征遼東烏桓,升橫野將軍。十六年渭南之戰中,率軍自蒲坂(今山西永濟西)秘密渡河,奇襲渭北,為曹操奪取關中立下大功。二十年從攻張魯取漢中,任平寇將軍。二十三年與夏侯淵鎮守漢中,於馬鳴閣道(褒斜道之一段,在今陜西漢中北)擊退蜀軍。次年,蜀將關羽圍曹軍於襄陽、樊城,威脅中原,徐晃奉命救援,聲東擊西,殺入敵圍,與曹仁軍合力奮戰,擊破關羽。曹丕稱帝後升右將軍,封楊侯,與夏侯尚襲取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魏明帝時又隨司馬懿擊破來攻襄陽的吳軍。徐晃戎馬一生三十餘載,治軍嚴整,指揮果斷,作戰勇敢,戰功卓著,被稱為曹魏五大良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