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畜胎兒出生後至臍帶脫落前(一般2~6天內)所發生的疾病。病因複雜,與新生子畜體質嫩弱、易受外界環境變化影響、分娩過程異常、先天性遺傳和發育缺陷等有關。主要包括:

  窒息 剛產出的子畜呈現呼吸障礙,或無呼吸而僅有心跳。又稱假死。常見於新生駒和子豬,如不及時搶救,往往死亡。搶救時首先應擦淨或吸出鼻孔和口腔內的羊水,進行人工呼吸或輸氧。重度的除採用以上措施外,,可試用呼吸中樞興奮藥。繼發肺炎時可肌註抗生素。

  孱弱 伴有體衰、生活力低的一種子畜先天性發育不良。主要通過保溫,人工哺乳,補充鈣鹽、礦物質和維生素進行治療,並采用強心、補液等對癥療法。

  臍出血 新生子畜臍帶斷端或臍孔出血不止。見於羔羊和犢牛,偶見於子豬和駒。原因是斷臍後臍動脈收縮力降低。通常可在局部消毒後結紮臍帶斷端止血。如斷端過短而無法結紮,可縫合臍孔。

  持久臍尿管 子畜出生後一定時間內臍尿管不閉合,由臍帶斷端或臍孔不斷流出尿液。治療時可用碘酊浸泡斷端,然後緊靠臍孔部結紮臍帶。以采用袋口縫合法封閉臍孔的開口效果最好。

  臍炎 新生子畜臍血管及其周圍組織由於細菌感染而發炎。處理不當,可形成膿腫或潰瘍;如化膿菌及其毒素由血液侵入肝、肺、腎及其他器官,即引起敗血癥或膿毒敗血癥。有時也可繼發破傷風。治療時可在臍孔周圍皮下註射青黴素溶液,並局部塗以等量的松節油與5%碘酊合劑。如形成膿腫、壞疽或瘺管等,按外科手術原則治療。接產時在斷臍處塗擦碘酊由其自然脫落,可預防此病。

  胎糞秘結 新生子畜出生後一天內不見排出胎糞。又稱胎糞停滯。治療可用溫肥皂水深部灌腸、投服輕瀉劑如石蠟油或硫酸鈉等,嚴重時施行剖腹術。

  腹瀉 一種臨床綜合征。表現為排糞次數增加而糞便稀薄。治療時應先隔離病畜,絕食8~12小時,以減輕對胃腸黏膜的刺激,並給予輕瀉劑,然後給予抗菌、止瀉藥和幫助消化的酶類,並補液和解除酸中毒。

  新生子畜溶血病 新生子畜紅細胞與母體血清抗體之間發生的一種同種免疫溶血反應。又稱新生子畜溶血性黃疸、同種免疫溶血性貧血或同種紅細胞溶解病。幼駒出生時正常,吮吸初乳後迅速出現急性癥狀,以出現黃疸、貧血和血尿(血紅蛋白尿)為主要特征。發病原因騾駒是由於馬、驢種間雜交而引起的一種免疫性疾病;馬駒則由於胎兒與母馬的血型存在個體差異,而導致溶血。

  母豬產生同種免疫,既可由於接種疫苗(血源性結晶紫滅活苗),也可由胎盤傳遞。致子豬在吮吸初乳後發病。在一年中對母牛接種多次疫苗的地區,犢牛可因溶血而死亡。可通過母畜血清或初乳與子畜紅細胞的凝集反應試驗作出確診。

  膀胱破裂 新生子畜膀胱高度充尿而導致破裂。通常由於子畜尿閉、膀胱尿液瀦留、容積增大、內壓增高所致;也可因胎兒通過產道時腹部受到擠壓,或出生後臥地打滾時腹肌強力收縮而使膀胱破裂。須對病畜立即行剖腹術及膀胱修補術治療。繼發腹膜炎及尿毒癥時,采用對癥療法。

  肛門及直腸閉鎖 肛門及直腸的一種先天性閉鎖畸形:肛門被皮膚所封閉,或直腸末端形成盲囊,或結腸一部分閉鎖或缺乏一段腸管,均屬隱性基因遺傳所致。肛門閉鎖容易診斷,直腸閉鎖須用手指進行直腸檢查才能確診。結腸閉鎖畸形通過溫肥皂水深部灌腸後如仍無胎糞排出,可作出臆斷。X射線造影和剖腹探察可幫助確診。肛門閉鎖采用人造肛門手術治療,其他閉鎖畸形無治療意義。避免近親繁殖,有助於預防該病發生。

  新生子豬先天性肌陣攣 子豬生後不久出現全身或局部肌群陣發性攣縮,俗稱小豬抖抖病。有學者認為是由於子豬中樞神經系統在胎兒期遭受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顫抖疾病,把它稱為新生子豬傳染性先天性震顫。世界各地都有發生。嚴重的震顫影響子豬吃奶,以致餓死。剖檢可見主要器官有血管炎和腦脊髓髓鞘形成不全。對患病子豬采用人工哺乳,加強護理,可減少死亡。尚無良好的預防方法。

  新生駒面神經麻痹 一側或兩側面神經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先天性喪失。一側性麻痹表現為上唇向健側歪斜,下唇松弛無力,閉合不全。吃奶時乳汁由傾斜一側嘴角流出。兩側性麻痹時,上下唇對稱性松弛,兩眼瞼及兩耳均下垂,鼻翼塌陷,鼻孔狹窄,呼吸困難,吃奶高度障礙,大多數患畜由於饑餓而死亡。治療可試行肌肉註射維生素A、D、B制劑及靜脈註射氯化鈣和維生素C溶液。也可結合進行電針療法。鼻翼塌陷造成嚴重呼吸困難時,可施行鼻翼開張術或鼻翼皺縮術。

  出血性紫斑 子畜出生時或出生後數天內可視黏膜發生小點狀及瘀斑狀出血,又稱新生子畜血斑病。見於騾駒,偶見於犢牛和子豬。它們是否屬遺傳性缺陷,尚不瞭解。子畜出血性紫斑均屬血液源性,主要癥狀是口、鼻黏膜和眼結合膜上有出血點,並可匯集成出血斑,體表有大小不一的血腫,破潰後易形成潰瘍。關節囊出血和腫脹時發生跛行。腸道出血時排出血樣稀糞。貧血。體溫升高或正常。治療以降低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及補充血小板和紅細胞為原則,可采用輸入全血和其他對癥療法。

  膿毒敗血癥 一種嚴重的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特征是同時患臍炎和關節炎,並伴有胃腸、肺、腦等器官受侵害癥狀。由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細菌感染引起。主要感染途徑為消化道和臍帶,也可由子宮內感染所致。一般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治療。局部膿腫按外科療法處理。預防措施包括加強飼養管理、接生時註意臍帶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