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因舞者身挎象腳鼓而得名。流行於雲南省傣、景頗、阿昌、德昂、佈朗等少數民族地區。象腳鼓用杧果樹或木棉樹木和牛皮製成,形如象腳,鼓面上常粘糯米飯團調節音色。象腳鼓的大小不同,舞蹈動作也不同。①長象腳鼓舞。鼓長1.7米左右,主要流行於瑞麗、耿馬和孟連等傣族聚居區。鼓的打法有指打、掌打、拳打、肘打,舞至高潮時甚至用腳打、頭打。舞姿端莊瀟灑,步伐緩慢。②中象腳鼓舞。鼓長約1米,主要流行在潞西、、盈江、隴川、雙江、耿馬、滄源、景谷等地傣、景頗、阿昌、德昂、佈朗族聚居區。各族舞蹈的動作不盡相同。傣族象鼓舞有甩鼓、轉鼓、點伸、跨腿轉、掖腿和吸腿跳等動作,有“三道彎”的舞姿造型,身體在音樂的重拍時向下均勻顫動;景頗族象鼓舞兩舞者相對,身向前傾,雙腳踏步,鼓尾上翹,鼓面向下,隨著打鼓,做重拍向上的不均勻顫動。③小象腳鼓舞。鼓長0.7米左右,為西雙版納地區傣族所特有。舞步靈活跳躍,以鬥鼓、賽鼓為主,一對或多對鬥賽。在象腳鼓舞流行地區,每逢盛大節日,如傣族、佈朗族的潑水節,景頗族的木腦縱歌和阿昌族的趕會街均有象腳鼓舞的表演。

傣族象腳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