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對今湖南省沅陵縣以西沅江五條支流的總稱。一為雄溪,亦作熊溪;二為樠溪,亦作朗溪;三為辰溪;四為酉溪;五為武溪,亦作㵲溪。夾溪居民,皆盤瓠種落,稱為五溪蠻;又因在武陵郡境內,故故亦稱武陵五溪蠻。《水經註·沅水》:“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樠溪、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夾溪悉是蠻左所居。故謂此蠻五溪蠻也。”《宋書·夷蠻傳·荊雍州蠻》所記同。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馬援征五溪蠻,“斬獲二千餘人,皆散走入竹林中”(《後漢書·馬援傳》)後世亦有稱酉溪、辰溪、巫溪、武溪、沅溪為五溪者,見《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卷一七六夔州路黔州景物上《五溪》引)及《文獻通考·四裔考》。五溪今名,除辰溪、酉溪即今辰水、酉水外,其餘諸水說法不一:雄溪一說即今巫水,一說為今渠水;樠溪一說為今永順縣東南之明溪,一說即今沅陵縣東北之明溪,一說即今渠水;武溪一說即今瀘溪縣之武水,一說即今舞水。今湘西及其鄰近的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為古武陵五溪蠻活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