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古代國傢。初名徐羅伐,又名斯羅期盧。西元4世紀由三韓的辰韓斯盧部所建,統治地區先在朝鮮半島東南部,後擴至整個大同江以南地區。都城為金城(今慶州)。

  4世紀中葉起,新羅王位由金姓世襲,王權逐漸得到加強。4世紀末,新羅經常受倭軍侵擾。402年,高句麗驅逐倭軍,將新羅置於自己的庇護之下。505年,新羅實行州、郡、縣制。520年,頒佈律令,進一步完完善國傢體制。為與高句麗爭雄,新羅與百濟結盟,於551年占領漢江上遊地區。553年,又攻占百濟的漢江下遊地區。後沿東海岸北上,將其勢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鏡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羅的擴張招致高句麗和百濟的不斷進攻。新羅處境危急,籲請唐朝出兵幹預。唐朝在新羅的配合下,於660年滅百濟,再於668年滅高句麗。百濟、高句麗滅亡後,新羅統一大同江以南地區,大同江以北直到遼東則歸唐朝管轄。至此,原三韓部落地域完全統一於新羅,並在北界略有擴展。

  新羅據有西海岸的仁川灣,便於直航中國。從4世紀末起,大力吸收中國文化。使用漢字並創造用漢字標音的“吏讀文”。新羅早期有債奴。“部曲民”實際上是一種被征服的部落奴隸。5世紀後,鐵器廣泛使用,牛耕普及,禁止人殉,生產迅速發展。654年,新興貴族掌權,實行一系列改革,把大量土地和牧場分給新興貴族,實行采邑分封,後又曾實行祿邑制和丁田制。新羅後期,王族間因爭奪王位戰亂頻繁,民不堪命,紛紛起義。935年被半島北部興起的王氏高麗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