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東南部的港口、城市島國。全稱新加坡共和國。位於馬來半島南

端,處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重要通道麻六甲海峽東口。北以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柔佛州相鄰,有長1 056米的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柔佛巴魯相連;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尼廖內群島相望。扼新加坡海峽咽喉,為東南亞海空交通樞紐。面積712.4平方千米(2010),常常住人口507.6萬(2010),行政中樞 新加坡。

  新加坡沒有首都的建制。地理上分中央區、內市區、外市區、新鎮、內郊區、外郊區共6個地區,都不設政權機構,由中央各部直接管理各項事務。中央區與內、外市區即新加坡城市所在,其中面積8.11平方千米的中央區(或稱市中心區)就是國傢立法與行政機構所在地,一般地圖習慣地把首都的符號標在這裡。事實上,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從未設置首都與市政府。

  自然地理 新加坡有64個島嶼和礁灘,分為新加坡島、北部島嶼和南部島嶼3部分。新加坡島為主島,東西最長約47千米,南北最寬23千米,海岸線長193千米,面積587平方千米,占全國土地面積88.5%;北部有10餘個小島,散佈在柔佛海峽東段,面積約35平方千米;南部有40餘個小島,扼新加坡海峽西段,面積約24平方千米,包括裕廊群島、武公島、安樂島和聖淘沙群島。

  新加坡的地質構造是馬來半島的延續,地勢不高,起伏和緩。主島面積的64%在海拔15米以下。全國最高點武吉知馬山海拔165米,位於島的中部。主島可分3部分:①西部沉積巖低丘淺谷,有一系列西北—東南走向的山岡,岡谷相間。②中部巖漿巖高地,有武吉知馬、武吉班讓、萬禮等山頭,地面風化層深厚,起伏平緩,中央部分辟作自然保護區。③東部沖積層階地,頂部平坦,被河流切割成相對高差可達50~70米的一系列階地,為全島比較崎嶇的部分。

圖1 新加坡中央區

  南、北部島嶼的基礎多是石英巖、頁巖、砂岸和花崗巖等,各島中部都有低丘,最高22米。南部島嶼周圍有珊瑚礁,礁盤廣闊,便於填海造陸,給石油工業及修造船隻提供場所;群島之間隔著水深6~20米的海峽,為優良錨地。

  1964年起進行填海造陸,國土面積逐步擴大,由1960年初的581.5平方千米,到2000年為647.5平方千米。據2001年第三次修訂的發展規劃,若幹年後,國土面積最終將為700平方千米,比原有面積增長20%。今後待增加的50平方千米,主要在大德光島、亞逸美寶島、武公島和實馬高島填海獲得,屆時新加坡可容納總人口550萬,將達到每平方千米7 857人的高密度。

  因南距赤道136.8千米,加之海域環抱,故全年高溫多雨。12月至翌年3月為東北季風期,5~9月為西南季風期,二者之間有兩個季風轉換期。1月平均氣溫25℃,7月27℃。平均年降水量2 426毫米,多陣雨。相對濕度變動於64.7%~97.6%之間。平均每天日照5.6小時,風力微弱,風向多變,少低雲與霧、霾,能見度良好。

  主島四周多分流入海的小河,以實裡達河最長,長12千米。河流被攔蓄建壩形成的水庫日益增多,大小水庫計有10餘座。生活和工業用水量大,主島用水不足,消費量的50%~60%從馬來西亞柔佛州引進。

  居民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 125人。殖民地時期,人口增長快。獨立後,移民入境逐漸停滯,各族占人口的比重比較穩定,華人占75.2%,馬來人13.6%,印度人8.8%,其他種族2.4%,1950年以來,各族比重的起伏都不超出1個百分點。人口增長速度減慢,人口增長率由20世紀30年代初的35‰降至2006年的12‰,人均壽命80.6歲。14歲以下的人數約占人口18.8%。65歲以上的老人占人口的比重:1970年3.3%,1990年5.6%,2006年8.7%。15歲以上的識字率為95.4%。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華人多信奉佛教、道教,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歐洲人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歷史 優越的地理位置歷來對新加坡的歷史與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兩千多年來,新加坡地區曾幾次出現過港埠和國傢,計有羅越頓遜薩巴拉蒲羅中龍牙門單馬錫僧伽普羅新加坡拉)等,16世紀開始,歐洲殖民者相繼入侵東南亞,1819年英國占領新加坡,辟為自由港。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縮短瞭新加坡與歐洲的航程。1887年天然橡膠在新加坡與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試種成功,同年勿拉尼島建立煉錫廠,逐步發展起農、林、礦原產品的初步加工和過境船舶的修理工業等。新加坡遂發展成為東南亞的商品貿易中心和世界著名的大轉口港。新加坡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參加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退出,成立新加坡共和國。經過40年來的城市重建與經濟發展,市鎮建築群已擴散到主島各地,人口的100%皆為城鎮人口,昔日的鄉村已不存在,新加坡既是城市形態的國傢,也是國傢形態的城市,城市與國傢二位一體。

圖2 新加坡魚尾獅像

  政治 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傢元首,1993年起總統民選產生,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議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年滿21歲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投票權。設最高法院和總檢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訴庭組成。最高法院上訴庭為終審法庭。註冊政黨有24個,主要有人民行動黨、工人黨、新加坡民主聯盟。

  經濟 長期倚重於轉口貿易。獨立後,推行自由經濟政策,實行經濟結構多元化,繼續發展海運和貿易,引進國外基金與技術,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著力建設基礎設施,以制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動力。1990年代起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不斷提升產業結構。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在全島建立“新加坡綜合網”。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 266.1億美元。

  工業主要有煉油和化工、船舶和鉆井臺修造、冶金和機械、電子電器、儀表儀器等;傳統工業有食品飲料、紡織成衣、木材、橡膠和油脂加工等。煉油業是新加坡規模最大、最現代化的工業,日煉油能力超過美國的休斯敦和荷蘭的鹿特丹,居世界第一位,占東南亞煉油量的40%~50%。煉油業促進瞭石油化工的發展,產品有塑料、合成橡膠、化纖、肥料等。裕廊和武公兩島為石油和海事工業基地。造船業建造4 000噸以下的近海輪及10萬噸級油船和海上鉆油平臺。軍事工業生產輕型武器,維修、組裝和制造飛機零部件。20世紀80年代從電腦磁盤驅動器生產開始介入計算機產業,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逐漸形成新加坡工業的支柱。2010年工業產值809.2億新元(2010年1美元=1.36新加坡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7%。

  交通發達、設施便利。是世界重要的轉口港及聯系亞、歐、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新加坡港實行作業專門化,並劃分為6個港區:南岸的裕廊港、巴西班讓、岌巴港、東礁湖、直落亞逸和北岸的森巴旺。除直落亞逸外,都有集裝箱碼頭。總計200多條海洋航線,有8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400多傢公司的輪船往返於此,聯系世界各地600多個港口。馬六甲海峽中過往船隻的50%來此停泊,港內經常有800艘輪船寄碇,港口吞吐量居世界第三位。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商船3 978艘,總噸位4 878.3萬噸。2010年港口處理貨運總量5.03億噸,集裝箱總吞吐量2 843.1萬箱。2002年新加坡為世界第二位集裝箱貨運港及亞洲第二大轉口港。

  空運發展迅速。共有81傢國際航空公司的班機同60個國傢和地區的188座城市聯系。2010年客運量4 200萬人次,貨運量181.6萬噸。樟宜國際機場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

  島上交通幹線從新加坡河口起,呈扇形伸向內地,貫穿全島,構成便捷的公路網,總長約3 29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53千米)。鐵路與裕廊工業區相通,經過柔佛海峽上的長堤,向北通往馬來西亞遠達泰國。地下鐵道從城市分別通往裕廊、樟宜、森巴旺和濱海城,以適應城鎮運輸量的增長。全長109.4千米。1999年建成輕軌鐵路,與地鐵相連。

  20世紀80年代開始,工業推行三大發展策略:①將信息業發展為大行業。②應用信息技術加強經濟行業的競爭力。③為把新加坡建成信息社會作準備。迄1998年,取得明顯成效,該年啟用寬帶傳送,推行電子商務等,傢用電腦用戶占全國總戶數59%以上,互聯網用戶42%,是世界上三個比率最高的國傢之一,與亞太地區20多個國傢、地區有寬帶網絡互聯。新加坡已成為國際通訊中心之一。

  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歷來占有重要地位,轉口貿易仍占相當份額。主要出口電子、機電、石化、石油等產品,進口機械設備、集成電路、原油、工業原料、食品等。主要貿易夥伴有馬來西亞,美國,日本,歐盟,中國內地和香港、臺灣。

  旅遊業借助本地區各族歷史傳統和文化特色,提供現代化服務,發展為東南亞旅遊中轉站及國際會議和展覽中心。旅遊勝地除聖淘沙和龜嶼等島外,還有裕廊山花園、飛禽公園、裕華園、星和園、東海岸公園,以及植物園、水族館等。新加坡認為旅遊是“無限資源”而不斷創新開發,大力發展生態、文化、休閑、會展、合作五大旅遊,成績斐然。2010年遊客1 163.9萬人次,比本國人口高出一倍以上。旅遊年收入有時高達116億元,旅遊外匯收入成為國傢第三大收入。

  新加坡被稱為亞洲的美元市場,黃金交易所每天8小時的成交量有時可達5萬盎司。全世界50傢大銀行中的45傢在新加坡設有分行,就銀行數目而論,新加坡被稱為世界第四位金融中心。截至2010年底,外匯儲備合2 889.5億美元。

  文化 保留多民族傳統文化,鼓勵推進統一民族文化。教育強調識字、識數、雙語(學習英文,兼通本民族的母語)、體育、道德教育、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並重。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促進學生掌握電腦知識。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管理大學和33所技術或商業訓練學院。

  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泰米爾文報有《泰米爾日報》。

  對外關系 立足東盟,維護東盟國傢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是外交工作的重要方針;面向亞洲,註重發展與亞洲國傢特別是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政策,重視發展與美、英、俄等區域外的大國關系;積極開展經濟外交。至2010年已同175個國傢建立外交關系。1990年10月3日與中國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