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陸邊緣及毗鄰海域的、燕山運動以來形成的一套多字型構造。簡稱新華夏系。是李四光提出的扭動構造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構造型式。主要由各種規模的北北東、北東走向的褶皺帶、擠壓帶、壓扭性斷裂帶構成,伴有北北東向的扭壓性斷裂帶(泰山式構造)、北北西向的扭張性斷裂帶(大義山式構造)與其斜交。它的主體是由總體走向北北東的三條巨大隆起帶和三條巨大沉降帶構成(見圖)。最東邊的一條隆起帶是瀕太平洋的一條島弧褶帶,自北而南,包括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琉球群島、中國臺灣、呂宋、巴拉望和由東北到西南穿過加裡曼丹的諸山脈。這條隆起帶以西的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等是與其相輔而行的沉降帶。在這一沉降帶以西,是第二條隆起帶,由朱格朱爾山脈、錫霍特山脈、張廣才嶺、老爺嶺、長白山脈、狼林山脈和由遼東半島穿過山東半島直到江淮丘陵地帶,以及戴雲山脈和武夷山脈所組成。第二條隆起帶以西的是松遼平原、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再往西南,經過南嶺直延到北部灣,構成瞭第二條沉降帶。第二沉降帶以西,自北而南是由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和湘黔邊境諸山脈組成的第三條隆起帶。此帶以西,由北而南,為呼倫貝爾–巴音和碩盆地、越過陰山為陜甘寧盆地、越過秦嶺為四川盆地,它們構成瞭第三條沉降帶。

  新華夏構造體系主要是在中生代中、晚期發育起來的,可分為三期。早期從三疊紀晚期至侏羅紀中晚期,構造走向以北東向為主,褶皺和斷裂均較發育,控制瞭上三疊統至下、中侏羅統的沉積和燕山早期花崗巖的分佈。晚期從晚侏羅世至古近紀初期,構造走向以北北東為主,主要為斷裂構造,控制瞭晚侏羅世至古近紀斷陷盆地的形成和分佈以及燕山晚期花崗巖帶。晚近期是從第三紀以來,其形成的構造在地貌上呈明顯的隆起與沉降形跡。新華夏系構造應力場至今尚持續作用。因此,新華夏系的某些斷裂帶現今還有活動的跡象。這可以從這些地方在近代屢有地震發生得到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