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晉文學傢。字叔源,小字益壽。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晉安帝元興年間(402~404)為中書令,曾入劉裕幕府,參與討伐桓玄的戰役。義熙二年(406),揚州刺史王謐卒,劉毅等推舉謝混繼任,而劉裕卻自領此職。義熙五年前後,謝混升為尚書左僕射,領吏部尚書。義熙七年,劉裕為太尉,朝臣畢集致賀,唯謝混衣冠不整,有傲慢之色。義熙八年(412)劉裕攻伐劉毅,謝混亦被殺。烏衣巷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的朱雀橋邊,聚集著謝傢和王傢兩大傢族。晉宋宋之際,謝混為謝傢中心人物,也為當時政界和文壇的中心人物。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在於他能夠創作出足以扭轉視聽、為世所稱的作品。鐘嶸認為他上繼郭璞、劉琨等,評價較高。他的《遊西池》詩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特別是“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一聯,歷代被推為名句。謝混原有集5卷,久佚,今存詩5首,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文1篇,見《宋書·禮志》。又撰輯《文章流別本》12卷,久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