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翅目癭蚊科一類昆蟲。以幼蟲銼吸小麥花器、子實的小型昆蟲。為世界性重要害蟲。在中國有麥紅吸漿蟲(Sitodiplosis mosellana)和麥黃吸漿蟲(Contarinia tritici)。麥紅吸漿蟲(見圖)主要分佈在黃河與長江流域的平原低濕地區,麥黃吸漿蟲分佈在高原地區的高山多雨地帶。在高原地區的河谷地帶兩種常混合發生生。在歐、亞小麥產區也常兩種混合發生,北美則僅有麥紅吸漿蟲。寄主植物有小麥、大麥、黑麥和燕麥等。幼蟲從穎縫蛀入危害花器、子實,造成麥粒不實。

麥紅吸漿蟲

  麥紅吸漿蟲成蟲體長2~2.5毫米,翅展約5毫米,體橘紅色,觸角14節。麥黃吸漿蟲成蟲體薑黃色。老熟幼蟲體長一般2.5毫米左右,薑黃色,劍骨片前端分叉較淺,體末節端部僅有兩個突起。麥紅吸漿蟲一般每年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土中結圓繭越冬。麥黃吸漿蟲年發生代數和生活習性與麥紅吸漿蟲相似。小麥拔節、抽穗揚花前後雨水多、土壤潮濕,有利於越冬幼蟲上升表土化蛹、羽化和幼蟲入侵為害;小麥乳熟後、收獲前雨水多,幼蟲就能順利入土。天敵以寄生蜂為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治方法包括選用抗蟲品種,因地制宜實行稻麥輪作,施用藥劑進行土壤處理和在成蟲初發期噴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