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幹流在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夠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以北,黃河中遊最後一段峽谷的出口處,上距三門峽水利樞紐130千米,下距鄭州花園口128千米。壩址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92.3%。水庫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長期有效庫容51億立方米,防淩庫容20億立方米。工程建成後,使黃河下遊防洪標準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瞭黃河下遊淩汛威脅。樞紐採用蓄清排渾運用方式,利用75.5億立方米的調沙庫容,可滯攔泥沙778億噸,相當於20年下遊河床不致淤積抬高;工程每年增加20億立方米的供水量,大大改善瞭下遊農業灌溉和城市供水條件。電站總裝機18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51億千瓦·時。

小浪底大壩

  樞紐工程由攔河大壩、泄洪排沙系統和引水發電系統三部分組成。攔河大壩為壤土斜心墻堆石壩,最大壩高154米,壩頂長1 667米,壩頂寬15米,最大壩底寬864米。位於壤土斜心墻底部的混凝土防滲墻寬1.2米,最深處80米,是國內最深最厚的防滲墻。泄洪排沙系統分進水口、洞群和出水口三個部分。進水口由呈一字形排列的10座進水塔組成,洞群由3條明流洞、3條孔板消能泄洪洞、3條排沙洞和一座正常溢洪道組成,出水口由3個集中佈置的消力塘組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出水口建築物。引水發電系統由6條引水發電洞、1座地下廠房、1座主變室、1座尾閘室和3條尾水洞組成。主廠房是目前國內跨度和高度最大的地下式廠房之一。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采用國際招標方式建設。1991年開始前期工程建設,1994年主體工程開工,1997年截流,1999年底第一臺機組發電,2001年底全部竣工,歷時11年,共完成土石方挖填9 478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348萬立方米。安置移民20萬人。取得瞭工期提前、投資節約、質量優良的好成績,被世界銀行譽為該行與發展中國傢合作項目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