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戲劇的一種存在方式。不同於大型商業劇院的小型戲劇演出,大多帶有實驗性質,西方戲劇界常與實驗戲劇通稱。

  小劇場戲劇始於19世紀末。1887年3月6日,法國戲劇傢A.安東莞因不滿當時庸俗的商業戲劇而創建自由劇院,最初租賃位於巴黎北郊“美術學校小路”上一個僅有350個座位的木式結構小劇場,實現在舒適的劇場上演新劇本的戲劇理想。歐洲的柏林、慕尼克、倫敦、哥本哈根都建立瞭類似的小劇場戲劇團體,以後又相相繼產生瞭莫斯科藝術劇院、斯特林堡的親密劇院與美國的普洛文斯頓劇院。小劇場戲劇隨之在世界范圍內成為與商業戲劇並立的重要的戲劇形態。小劇場戲劇擺脫瞭商業性劇場在戲劇形式和演出方法上的限制,鼓勵自由表現,以藝術價值為選擇劇本的唯一標準。20世紀至今,各種現代派戲劇大多采用小劇場戲劇方式進行自己的戲劇實驗。

  小劇場戲劇的演出場所規模都較小,座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演出空間與觀眾席的安排都極其靈活,有的還常利用倉庫、頂樓等場所進行演出,以便進行各種演出方式的實驗。紐約的外百老匯和英國的“邊緣戲劇”都是這種形式。因小劇場演出成本較低廉,也有人利用這一點組織小型商業演出。

  中國的小劇場戲劇也相當活躍。1989年在南京舉行瞭第一屆 全國小劇場戲劇節 。1995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小劇場建成後,小劇場戲劇更加蓬勃、興旺。中國的小劇場戲劇除實驗戲劇之外,也有部分寫實作品和商業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