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流浪漢小說。作者不詳。現存的最早版本系1554年在佈林戈斯、安特裏普和阿爾卡拉同時印行的再版,初版已失傳。這部作品面世不久便被翻譯成歐洲各種主要語言,甚至包括拉丁文,廣為流傳。1559年西班牙宗教裁判法庭將其列為禁書,但仍不斷有在國外印行的版本流入西班牙本土。1563年還出版過經教會大量刪節的“潔本”。

《小癩子》中譯本(平明出版社1951年版)

  故事內容是主人公拉撒路用第一人稱講述他前半生的遭遇。他出生在薩拉曼卡城郊,托梅斯河邊的一個鄉村。10歲那年,父親在同摩爾人作戰時喪生。繼父又因偷盜而入獄。傢中生活難以為繼,母親遂讓他為一個盲丐當引路童,自謀生計。行至薩拉曼卡橋頭,拉撒路見到幾頭石牛,盲丐讓他把耳朵貼到牛身上,說這樣可以聽見牛肚子裡的聲音。他信以為真,將耳朵貼過去。此時,盲丐按住他的頭用力撞向石牛,並說盲人的引路童應該比魔鬼更機靈。此後,盲丐陸續向他傳授許多江湖騙術。由於盲丐不給他吃飽,他隻好設法戲弄盲丐,偷吃食物,偷喝他的酒,被發現後往往遭一頓毒打,最終不堪折磨,離開瞭盲丐,到托萊多城附近為一個修士當侍童。這修士比盲丐更吝嗇,平時將面包鎖在櫃中,隻在自己吃的時候給拉撒路一點兒殘渣。某日修士外出,拉撒路謊說丟瞭主人櫃子的鑰匙,讓鎖匠為他配瞭一把,從此經常偷開櫃子取食。但不久事情敗露,修士將其逐出傢門。後來他在托萊多遇到一個潦倒的侍從,收他當小聽差。新主人雖衣冠楚楚,卻身無分文;雖不虐待拉撒路,卻同樣讓他餓肚子。反而是他上街討飯來養活主人。最後侍從為躲避房東討債而溜之大吉,拉撒路隻好另尋歸宿。他當過四處兜售教皇頒發的免罪符的人的仆從,親眼目睹主人怎樣與巡警勾結,設下圈套引誘人們購買免罪符。他還當過賣水人和宣讀告示的報丁,最後投到薩爾瓦多大祭司門下當仆人,大祭司將傢中女仆嫁給他,暗中卻仍與女仆私通。拉撒路為生活所迫,也就裝聾作啞,聽之任之。但不久妻子死去,拉撒路再度陷入困境。

  《小癩子》是第一部流浪漢小說。作品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刻畫瞭平民階層的各色人等,勾勒出16世紀西班牙社會的真實面貌,以詼諧、調侃的方式對各種人物的醜行和社會弊端進行瞭嘲諷和抨擊,尤其對教會階層的批評和挖苦入木三分,顯示出作者反教權主義的傾向。作品以第一人稱敘事,給人以真實感。對狡猾的盲丐、吝嗇的修士和虛榮的侍從等幾個人物的刻畫十分出色,成為歐洲文學中不朽的典型。《小癩子》對後來的西班牙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產生瞭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是流浪漢小說的發端,也是後世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的源頭之一。《小癩子》的中譯本最早由上海平明出版社於1951年出版,譯者為楊絳。以後又陸續出瞭幾個版本。

  

推薦書目

 VALBUENA PRAT A. La Novela Picaresca Española. Madrid: Aguilar,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