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傢。生於秋田縣一貧農傢庭,卒於東京。在伯父的資助下從高等商業學校畢業。1924年入北海道拓殖銀行供職。1929年發表《在外地主》,揭露銀行勾結地主剝削農民的罪行,因此被銀行開除。1930年遷居東京,成為職業作傢和革命傢。次年參加日本共產黨,成為革命作傢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32年被迫轉入地下。1933年與同志秘密接頭時因叛徒告密被捕,後被酷刑拷打致死。

  小林多喜二的創作開始於十月革命後日本國內階級鬥爭日趨尖銳的時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19~1927年的習作階段,主要作品有《瀧子及其他》和《牢房》等。第二階段是1928~1929年,為深入探索和逐步提高的階段,連續發表《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1928)、《東俱知安行》(1928)、《蟹工船》(1929)和《在外地主》等小說力作,在當時處於高潮期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中發出瞭最強音。《蟹工船》描寫被騙到“蟹工船”上參加季節性捕蟹和制造罐頭的工農群眾,在監工的迫害和非人的勞動中逐步覺醒,奮起鬥爭,結果遭到鎮壓而失敗。第三階段是1930~1933年,為堅持鬥爭與提高階段。作品有《工廠黨支部》(1930)、《組織者》(1931)、《安子》(1931)、《轉折時期的人們》(1932)、《沼尾村》(1932)、《為黨生活》(1933)和《地區的人們》(1933)等。《為黨生活》是他的代表作。寫於日本帝國主義者發動侵華戰爭、加緊法西斯鎮壓的期間。這時作者轉入地下鬥爭,一面提防敵人搜捕和叛徒告密,一面擠時間完成創作。作品以第一人稱描繪3個共產黨員發動並領導工人群眾開展鬥爭。這部作品在作者犧牲後發表。

  他的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1949年前中國翻譯出版有《蟹工船》。1958~1959年翻譯出版《小林多喜二選集》(3卷)和他的主要作品單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