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一科。共13屬約600種,主產於北溫帶。中國有10屬約300種,主要分佈於西部和西南部。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葉為單葉或複葉。花兩性,具蜜腺或無,輪狀排列,整齊,下位,3或有時為2基數;花被2~4輪;雄蕊與花瓣同數且與之對生,稀較多;花藥瓣裂,有時縱裂;心皮一般單生;胚珠多數至少數,稀1枚。果實為漿果或蒴果。花粉一般為單粒狀,稀四合花粉。染色體基數x=6,8,10,14。

  蟲蟲媒傳粉植物。在小檗屬十大功勞屬中,雄蕊對外界的刺激有敏感反應,當雄蕊被蜂類接觸時,即彈向內方,使帶有花粉的瓣片觸及昆蟲頭部,使蜜蜂在采蜜時同時傳粉。有人認為,雄蕊易受刺激可保證自花傳粉;也有人認為是為瞭增進異花傳粉的一種方法。

  小檗科以盛產中國傳統的中藥材植物而著稱,淫羊藿屬植物的莖、葉含有淫羊藿苷(icariine)。小檗屬和十大功勞屬植物的根、根皮和莖皮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最主要的為小檗堿(berberine),以及少量的巴馬亭(palmat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小檗胺(berbemine)和尖刺堿(oxyacanthine)等,均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八角蓮屬山荷葉屬桃兒七屬植物均含鬼臼脂素(podophyllotoxin)和山荷葉素(diphyllin)等,對多種癌癥有一定治療效果。但鬼臼脂素毒性太大,臨床應慎用。小檗屬和十大功勞屬的一些種也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和小麥稈銹病越冬孢子的轉株寄主。

  有人把此科分為鬼臼亞科(Podophylloideae)和小檗亞科(Berberideae)。前者以花無蜜腺及營養葉無羽狀分裂為特點,後者則以花具蜜腺及營養葉為羽狀復葉或單葉為特點。而J.哈欽森則分為鬼臼科、小檗科和南天竹科。

  有的學者認為小檗科與毛茛科有親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