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疏肝解鬱、養血健脾作用的中醫方劑。治療肝鬱血虛脾弱所致兩脅作痛、頭暈目眩、神疲食少,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病癥。來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因作用主要在於疏解肝鬱,肝鬱得解則諸病悉除,精神調暢而逍遙自在,故名。

  主治病證 肝鬱血虛脾弱證。癥見兩脅脹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寒熱往來,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淡紅、苔薄白,脈弦而虛。臨床應用以兩兩脅作痛、神疲食少、月經不調、脈弦而虛為辨證要點。西醫診斷為慢性肝炎、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經前期緊張綜合征、乳腺小葉增生、更年期綜合征、慢性膽囊炎、膽石癥、功能性低熱、月經不調、盆腔炎、子宮肌瘤、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神經萎縮、黃褐斑等,中醫辨證屬於肝鬱血虛脾弱者,均可應用此方。

  組成用法 柴胡、炒當歸、白芍、白茯苓、白術各30克,炙甘草15克,共為粗末。每次6~9克,加燒生薑1塊、薄荷少許,共水煎溫服,1日3次。亦可作湯劑,方中各飲片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水煎服。作丸劑名逍遙丸,每服6~9克,1日2次,空腹溫開水送服。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功效分析 方中以柴胡為君,疏肝解鬱;臣以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君臣合用,使肝血得補、肝氣得疏、氣血調和,以發揮肝主疏泄之能。佐以白術、茯苓、甘草益氣健脾,既能使脾強而肝不能乘之,又使營血生化有源;燒生薑溫運和中,且能辛散達鬱;薄荷少許,助柴胡疏肝而散鬱熱。又取甘草調和諸藥,兼作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疏肝養血、健脾助運之功,使肝鬱得解、血虛得養、脾運得健,諸病自愈。實驗研究表明,逍遙散具有保肝(使肝細胞變性、壞死減輕,以及血清谷丙轉氨酶活力下降)、調節胃腸功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以及類雌性激素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