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痢疾桿菌(又稱志賀氏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簡稱菌痢

  臨床表現及分型 機體感染病原菌後,經過數小時至7天(一般1~3天)的潛伏期才出現癥狀。按病程長短分急性、慢性兩期。按病人年齡、機體狀況、感染菌群的不同,臨床表現可輕重不一,而分為輕型、普通型及中毒型。

  急性性菌痢 分成2型:①普通型。起病急,有發熱、畏寒及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毒血癥表現,腹痛、腹瀉、裡急後重,稀便轉成膿血便,每日數十次,量少,失水不顯著。一般病程10~14天。②輕型。不發熱或低熱,全身中毒癥狀、腹痛、裡急後重均不明顯,大便每日10次以下,糊狀或水樣便,混有少量黏液,無膿血。一般病程3~6天。

  中毒型菌痢 此型多見於2~7歲的兒童。起病急驟,全身中毒癥狀明顯,高熱達40℃以上,而腸道炎癥反應極輕。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分為3型:①休克型(循環衰竭型)。主要表現為周圍循環衰竭,血壓降低,口唇及肢端青紫,皮膚呈花斑狀,少尿、無尿,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甚至昏迷。②腦型(呼吸衰竭型)。煩躁不安、嗜睡、昏迷及驚厥,血壓升高,反復嘔吐等顱壓增高表現,可出現呼吸衰竭,病情嚴重,病死率高。③混合型。是以上兩型的混合表現,更嚴重。由於中毒型的腸道癥狀不明顯,極易誤診。

  慢性菌痢 急性患者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病程達2個月以上者。部分病例可能與急性期治療不當或致病菌種類(弗氏菌感染易轉為慢性)有關,也可能與全身情況差或胃腸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關。分如下3型:①慢性隱匿型。病人有菌痢史,但無臨床癥狀,大便病原菌培養陽性,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炎癥、潰瘍病變。②慢性遷延型。有急性菌痢史,長期遷延不愈,腹脹或長期腹瀉,黏液膿血便,長期間歇排菌。為重要的傳染源。③慢性急性發作型。有急性菌痢史,急性期後癥狀已不明顯,受涼、飲食不當等誘因致使癥狀再現。

  診斷 夏秋季發病,有腹痛、腹瀉、裡急後重、黏液膿血便者均應考慮本病,對無典型癥狀,而有高熱等毒血癥表現的兒童,更應警惕本病,應及時作肛拭子或用溫鹽水灌腸取大便檢查,如果鏡檢糞便見大量白細胞和紅細胞即可診斷。糞便細菌培養檢出痢疾桿菌可確診,並可鑒定菌群及作藥物敏感試驗以指導治療。對慢性菌痢患者,應作纖維結腸鏡檢查,直接觀察腸黏膜病變,並采取標本作培養,以助診斷。

  鑒別診斷 急性菌痢應與急性胃腸炎、阿米巴痢疾、胃腸型食物中毒等鑒別,中毒型菌痢應與流行性乙型腦炎鑒別,慢性菌痢應與結腸癌、特發性潰瘍性結腸炎及腸結核等鑒別。

  治療 病人應予胃腸道隔離,除一般治療外,可根據大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有效的抗菌藥物作病原治療,可選用氟喹諾酮類復方磺胺甲迦唑等,嚴重患者可選用三代頭孢菌素。中毒型菌痢應予相應的搶救措施,如抗休克、冬眠藥物和脫水藥的應用等。慢性菌痢可抗菌藥物聯合應用,亦可采用藥物保留灌腸治療。

  預防 采取以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的綜合措施。做好飲食衛生、水源及糞便管理,消滅蒼蠅。隔離及治愈患者,對托幼、飲食業及自來水廠工作人員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帶菌者,調離工作崗位並予以治療。口服痢疾減毒活菌苗如F2a型“依鏈株”,以刺激腸道持續產生分泌型IgA,免疫力可維持6~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