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類多肽抗生素的總稱。它們為某些細菌株系分泌,可以殺滅其他敏感(經常是相關)株系的細胞。在敏感株系細胞表面存在著細菌素的特異受體。細菌素是由細菌質粒編碼的,而且僅有一部分細胞含有產生細菌素的因數。

  1925年A.格雷西亞首次報導,大腸桿菌V株系產生一種對大腸桿菌Φ株系有殺菌作用的物質,並稱之為大腸桿菌素。後來,發現其他一些腸道細菌也能分泌大腸桿菌素。它們有殺菌作用,但是不能裂解敏感株系的細胞。。根據擴散能力、免疫原性,以及宿主的特異性,大腸桿菌素被分為B、E1E3、I、K和V等。它們除瞭結構不同外,作用的機制也有所不同。例如,E1由522個氨基酸組成,其分子中的一些α螺旋可插入質膜中,致使E1成為一個可以在膜上形成通道的蛋白質,使質膜去極化;而E3是541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具有RNA酶的活性,其底物是rRNA。

  與大腸桿菌素不同的是,一種乳酸菌產生的細菌素是兩條肽鏈組成的二聚體:β鏈(23肽);α鏈則在N端缺少一個丙氨酸。此二聚形式的細菌素可以在膜上形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