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畜肉為原料,經醃制、加工、調味製成的食品。古老的肉食品加工品之一。可以是經過加工的半成品,也可以是直接食用的成品,食用非常方便。生產香腸的工廠可以按不同配料,充分利用原料和副產品,成本較低。各種香腸的配料與加工工藝各有特色,製品也各具風味。如中國廣東香腸,又稱臘腸,用上等的豬前、後腿為原料(瘦肉用量約占70%,肥肉約占30%),配料有精鹽、砂糖、上等白酒、醬油、亞硝酸鈉等。生產過程是先將瘦肉絞碎,肥肉切切成丁狀,兩者混合,加入醃制劑和配料拌和均勻,然後灌腸紮結,串掛曬幹,進入烘房進行烘烤,溫度約50℃,時間24小時,包裝後即為成品。

  國際上香腸生產和消費量很大,品種與風味與中國香腸差別很大。生產過程是將豬肉經過處理後切成條狀,加入食鹽、亞硝酸鈉、砂糖等輔料,按一定配比與豬肉混合進行醃制,加入香料、淀粉、冰等進行斬拌,制成肉糜狀態,直接裝入腸衣中,再經煙熏、預煮或烘烤,即為香腸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