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一個創作派系。通常指以農村生活為題材,具有較濃鬱的鄉土氣息與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說創作。魯迅和沈雁冰最早提出瞭這一概念。魯迅的小說如《孔乙己》、《風波》、《故鄉》、《阿Q正傳》等,便是最早的代表作。在魯迅的帶動和影響下,20世紀20年代中期,出現瞭一個以文學研究會青年作者為主的鄉土文學作傢群。其中包括潘訓葉紹鈞、許傑、魯彥、許欽文徐玉諾、王思玷蹇先艾彭傢煌、臺靜農、黎錦明等。他們的作品寬廣而真實地描繪瞭內地宗法形態和沿海半殖民地形態的村鎮生活,具有較濃的地方色彩和風俗畫意味,推進瞭現實主義的深入發展。臺灣楊逵等作傢的創作,也形成瞭一股鄉土潮流。30年代,沈從文、廢名和蕭紅、蕭軍、端木蕻良,分別代表著不同風格的鄉土文學類型。40、50年代以後,鄉土文學朝具有地區特點的流派(如山藥蛋派、荷花淀派)方向發展,從單一走向豐富多樣,理論主張更為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