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體裁。也稱“鄉村與西部音樂”。源於美國南部和西部鄉村地區的歐裔移民的民間音樂,20世紀20年代起,通過廣播和唱片的傳播而逐漸進入商業領域,30年代中,好萊塢的西部片也對其推廣傳播起到瞭重要作用,並使其融入瞭西部牧區的音樂元素(故而有瞭“鄉村與西部”之稱)。到瞭50年代,鄉村音樂進一步產業化和流行化,形成瞭所謂的“納許維爾之聲”而風靡於世。70年代後,鄉村音樂內部的融入商業主流與回歸歸傳統根源這兩種傾向之間的張力明顯上升,從而進一步擴大瞭鄉村音樂的內涵,使之成為流行音樂中具有鮮明特色的一個組成部分。

美國西部鄉村音樂表演

  從音樂風格上看,敘述性是鄉村音樂最重要的特征。與流行音樂中的其他體裁形式相比,其旋律、和聲、節奏、曲式結構和器樂伴奏等通常較為簡練淳樸,情感的表達也比較直接。鄉村音樂的表演形式主要為聲樂加器樂伴奏的形式,歌手的音色常帶有濃重的鼻音,在重唱形式中,常在主旋律的上方加上用假聲演唱的高音和聲聲部。此外,鄉村音樂中也有像藍草音樂這樣技巧華麗的以器樂演奏為主的形式。早期鄉村音樂中的常用樂器有吉他、班卓琴、曼多林和低音提琴等。在其此後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瞭一些鄉村音樂與其他流行音樂體裁相融合的音樂形式,如吸收瞭早期爵士樂的反拍重音和即興因素的“鄉村酒吧音樂”、用大樂隊搖擺樂風格來演奏的“西部搖擺”、與黑人的節奏與佈魯斯相結合的“山地搖滾”以及融入更多的流行元素的“鄉村流行曲”。20世紀50年代中,鄉村音樂曾是搖滾樂的重要來源之一。而當搖滾樂發展成熟並占據流行音樂主流後,又與鄉村音樂進一步結合,形成瞭“鄉村搖滾”。由於這些融合,鄉村音樂中使用的樂器也開始多元,如組鼓(架子鼓)、鋼琴、薩克斯管、各種銅管樂器,乃至大型管弦樂隊、合唱隊和各種電聲樂器。

  鄉村音樂產生自農業時代和鄉村地區,所體現價值觀念較為傳統,所表現的也多為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然而,鄉村音樂並未因時代的變遷和傳播范圍的擴展而失去生命力,仍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藝術表現力在流行樂壇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