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專科性博物館。館址在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內。1926年秋,魯迅等在廈門大學舉辦考古文物展覽會,翌年廈門大學國學院成立文化陳列所。1934年著名人類學傢林惠祥創辦(私立)人類博物館籌備處。1951年他將長期搜集的海內外極其珍貴的文物全部捐獻給廈門大學,同年成立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1953年正式開館。該館為20世紀初建造的一棟南洋風格的三層建築,建築面積約2 600平方米。現有7個展室和一個碑廊。共有1.44萬多件珍貴文物,圖書資料1萬多冊。包括中國文明史各階段的文物標本,以及中國少數民族與民俗文物、東南亞和大洋洲民族考古文物,以及體現環中國海海洋文明史的來自西亞、南亞的宗教石刻。藏品有臺灣圓山遺址的史前石器、陶器,東南亞和大洋洲的舊、新石器標本,還有南洋民族和大洋洲土著民族的民俗、宗教等文物。

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藏臺灣古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