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人、學者。字穗卿,一作遂卿,號碎佛,又署別士。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官禮部主事。甲午戰爭前後結識梁啟超、譚嗣同,一起研討“新學”。二十二年底,至天津與嚴複創辦《國聞報》,宣傳西方資產階級近代思想,鼓吹維新變法。戊戌政變後,就任安徽祁門知縣。曾隨清政府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又充兩江總督文案,署理安安徽廣德知州。入民國,參與發起“孔教公會”,曾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北京圖書館館長。

  夏曾佑早年作品多借關河風物寄托對時局艱危的哀傷與憂慮,蘊涵深遠,出以淡蕩。如“憑將傢國無窮恨,並入關河一葉舟”(《歇浦舟中》),“八百餘年王會地,垂楊無語為誰春?”(《出都和青來》)他是詩界革命之前“新學詩”的倡導者之一。光緒二十二、二十三年(1896~1897)間,和譚嗣同、梁啟超一起,嘗試創作以舊體詩形式表現“新學”的“新詩”。詩中雜用佛、孔、耶三教經典語和科學名詞,如“冰期世界太清涼,洪水茫茫下土方。巴別塔前分種教,人天從此感參商”(《雜詩》)。雖然後來不再繼續作此類詩,但表現瞭探索詩歌改革的精神,所以梁啟超推他與黃遵憲、蔣智由並列“近世詩界三傑”(《飲冰室詩話》)。變法失敗後,他的詩作大都滲透著往事如夢、前途茫然的傷感情緒,如《己亥除夕》、《箱根重晤任公》等。他也是小說改革的提倡者。在《國聞報》時,和嚴復共同草擬的《本館附印說部緣起》,是近代第一篇依據西方人性論論述小說社會作用和藝術特點、提高小說地位的論文,提出以小說“使民開化”。1903年,又在《繡像小說》發表《小說原理》。所著《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後改名《中國古代史》)為第一部用進化論研究中國史的著作,頗有影響。他對佛學也有精深研究。

  夏曾佑的詩文生前均未編集。今存《夏別士先生詩稿》傳抄本,為夏氏外甥朱義康錄其遺詩所成。《飲冰室詩話》引述的夏曾佑諸詩,與《詩稿》所收文字略有出入。又有錢玄同、戴克讓抄本《夏穗卿遺詩》,趙慎修據以校點為《夏曾佑詩集校》,載《近代文學史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臺灣文景書局又據以刊為《夏曾佑穗卿先生詩集》,199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