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教育傢。字浮筠。浙江杭州人。卒於貴陽。早年在南洋公學(後來的交通大學)讀書,1905年赴美,先在伯克利學校預習理化實驗,後轉入耶魯大學;1909年又赴德國入柏林大學,曾從學於物理學傢、量子論創始人M.普朗克和實驗物理學傢H.魯本斯。1913年因無經費,中斷學習而回國,任北京大學理科學長,1918年任物理學教授,主講理論物理學。1919~1921年第二次到柏林,經普朗克介紹認識瞭A.愛因斯坦,其後後與愛因斯坦常有交往,曾代表北京大學邀請愛因斯坦到中國講學,但未實現。1921年夏元瑮回國後,曾任北京大學(1921~1922)、同濟大學(1922~1923)、大夏大學(1924~1927)教授,並兼任北京師范大學、輔仁大學、第一交通大學(上海)等校物理學教授;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院長兼工學院物理系教授(1928~1932)、北平大學代校長(1932~1935)、湖北省教育廳廳長(1936)。1937年起,任湖南大學教務長,重慶大學教務長,大夏大學(當時在貴陽)教務長、理學院院長。

  夏元瑮早年主持北京大學理學院和物理系,開創瞭中國物理教育事業並培養瞭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屆物理系畢業生。他是相對論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之一,1921年翻譯出版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淺釋》。從中國物理學會成立時起,夏元瑮一直作為該會理事,熱心贊助中國物理學的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