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系統思想和系統方法的哲學理論。又稱系統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無數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事物和過程形成的統一體,這就是系統普遍存在的哲學基礎。系統思想和系統方法又為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提供瞭素材。系統論可分為一般系統論和廣義系統論。也有人將系統思想和一般系統論稱為系統論,與控制論和資訊理論一起俗稱三論。一般系統論是運用邏輯和數學學科的方法考察一般系統的理論。目的是把物件作為一個個有機整體——系統來加以專門研究,試圖確立適用於系統的一般原則;尋求適合於一切綜合系統(整體)與子系統(部分)的模式、原則和規律。它包括三部分內容:①系統的科學,或稱數學系統論。即對各種不同的系統科學(如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等的系統)進行科學的理論研究,用精確的數學語言描述各種系統,適合一切系統的根本學說。②系統技術(包括系統工程)。運用系統論的新概念、新方法,特別是整體論方法與系統方法解決復雜系統的實際問題。把一些創新的要領引入技術系統,確立系統技術在現代系統研究中的地位。③系統哲學。即研究由於系統這一新的科學規范而產生的世界觀方面的變化。

  廣義系統論是把對象作為組織和自組織的非線性復雜系統進行專門的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的理論,是系統科學與辯證唯物主義聯系的橋梁,著重研究系統科學中的哲學問題。

  系統論認為辯證系統觀是關於自然系統存在的方式和演化的一般圖景,是從辯證的系統的角度對於自然界和社會的總的看法。用系統觀看待自然界,自然界是物質的,結構層次是無限的,是以系統的形式存在的。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系統的存在形式,物質在時間和空間中運動是有規律的。系統論揭示瞭系統運動的基本屬性:整體性、層次性、開放性、目的性、實變性、穩定性、自組織性、相似性。系統論還揭示瞭系統運動的基本規律:結構功能相關律、信息反饋律、競爭協同律、漲落有序律、優化演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