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1月希特勒-魯登道夫集團在慕尼克發動的法西斯未遂政變。又稱啤酒館暴動、慕尼克暴動。1923年,以巴伐利亞邦長官G.von卡爾、駐巴伐利亞德國國防軍司令O.von洛索和邦警察局長H.von賽塞爾為首的分離主義者企圖維護君主制度,對抗共和國政府。他們同A.希特勒及其他民族主義團體聯繫甚密。希特勒試圖利用魏瑪共和國的危機發發動政變,建立民族主義的獨裁統治。

  11月8日晚,當卡爾等應慕尼黑某些企業團體之邀,在比爾格佈羅伊凱勒爾啤酒店講演時,希特勒率沖鋒隊包圍會場,宣佈舉行“民族革命”。希特勒將卡爾、洛索和賽塞爾趕進隔壁房間,用手槍脅迫他們一道組織新政府,未獲成功。然而希特勒對外卻謊稱3人已同意組成新政府。並宣佈由他接管全國政府的政策指導工作,由德國將軍E.魯登道夫(1865~1937)領導國防軍。翌日晨,國防軍和邦警察的部隊在陸軍部周圍佈置瞭封鎖線,包圍瞭奉希特勒之命占領陸軍部的H.希姆萊和E.羅姆所率領的武裝團體“帝國戰旗”。中午,當希特勒和魯登道夫等人率遊行隊伍前去解救被圍的羅姆時,警察阻止隊伍前進,雙方發生槍戰。16名納粹分子和3名警察飲彈斃命,希姆萊和羅姆投降。H.戈林受重傷,逃到奧地利,暴動失敗。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頭目均被逮捕。希特勒被拘禁於蘭茨堡監獄。次年4月1日被判處5年徒刑,但同年12月即獲釋。出獄後繼續從事法西斯活動。